脊髓损伤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护理
2014-9-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
1 临床资料
528例患者中,男性441例,女性87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12岁,平均34.1岁。其中20岁以下17例,21~35岁278例,36~50例184例,51岁以上49例。损伤部位:颈髓损伤61例,胸髓损伤317例,腰髓及马尾损伤150例。致残原因:交通事故114例,重物压伤147例,高处坠落197例,脊髓炎后遗症41例,其它损伤29例。损伤时间:6个月以内106例,6~12个月89例,12~18个月67例,18~24个月36例,24个月以上230例。
2 康复护理方法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心理因素在整个康复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康复疗效,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基础,能否做好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康复护理的关键,也是心理护理成败的关键。良好的护患者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疾病、促进机体恢复的作用。在护理脊髓损伤患者的过程中,护士要深入细致地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根据病人的不同心态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患者损伤的严重程度,我们既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脊髓损伤的严重后果及可能的预后与转归,又不能操之过急,让患者逐渐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取得患者与家属的配合,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患者在接正规治疗后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如看电视、下棋、打扑克、外出游玩等。
2.2 指导和协助患者进行系统性康复训练
2.2.1 保持肢体功能位,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功能位是使患者肢体处于发挥最佳功能的体位,对颈髓损伤患者应使上肢保持内收伸直位,以防止上臂外展、前臂屈曲的异常体位;下肢髋关节保持伸直位,外侧放置枕头或砂袋,以防髋外展、外旋。膝关切下可垫一毛巾卷,使膝微屈,踝关节处于90°中间位,可在足下与床架间加用软垫,防止足下垂。
2.2.2 按摩患肢,预防肌萎缩 对瘫痪肢体由近向远依次按摩,对弛缓性瘫痪按摩手法宜重,时间宜短;对痉挛性瘫痪手术法宜轻,时间宜长。每日2~3次,每次约15min。
2.2.3 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僵直、挛缩、畸形 对于患肢要给予关节全范围内被动活动,先近端大关节再远小关节。根据各关节功能做屈伸或旋转运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直至达到最大生理范围。每个关节活动3~5次,每日2~3次。
2.2.4 增强肌力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对胸腰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上肢以主动锻炼为主,提高上肢及躯干肌力,以带动下肢运动。教会患者床上翻身方法,并进行起坐训练。训练病人掌握床与轮椅的转换,扶架站立及扶步行车行走。逐渐过度到拄拐行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助力运动或抗阻训练。随着肌力的增强,注意加强患者的耐力训练。
2.3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3.1 保持皮肤的完整性,预防压疮形成 预防压疮首先要解除压迫,患者每两小时应更换体位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减少摩擦,尽量减少局部的压力和切力。禁忌按摩压红的软组织(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保护性反应,如持续发红表明软组织受损,按摩会加重损伤)。可使用柔软的海绵垫或气垫床,保持好发部位。坐位时每30min左右用双手支撑使臀部抬离床面2~3min。如上肢无力支撑体重,可将身体重心先向一侧转移,3~5min后再向另一侧转移。注意增加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对感觉减弱或消失的皮肤尽量避免使用热水袋,如必须使用温度不宜超过60℃,且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可用厚棉布包裹),以防烫伤。在康复训练中,注意防止意外损伤。对于压疮已达ⅲ~ⅳ级患者,我院多采用切除压疮+肌皮瓣转移术,成功率达95%。
2.3.2 预防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脊髓损伤病人宜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达2500~3000ml,稀释尿液,有利于预防尿路感染和结石形成。对尿潴留患我们采用定时按摩挤压膀胱区,寻找“扳机”点,以促进排尿。对残余尿较多者采用间断导尿或留置导尿法。对尿失禁患者要注意训练膀胱张力,以不使尿液外溢为原则,养成定时排尿习惯,逐渐延长间隔时间。在排尿时尽可能用腹压,并同时挤压胱区,以促进胱排空,减少残余尿量。男病人可采用假性导尿法(用避孕套剪一小口接上引流袋,然后把避孕套固定在阴茎上)。
2.3.3 预防肺部疾患 肺部疾患多以高位脊髓损伤者多见。因患者长期卧床,分泌物在呼吸道内堆积,不易咳出,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因此要定时开放门窗以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勤翻身、叩背、给予体位排痰,必要时给雾化吸入,可预防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等肺部并发症。
2.4 肠道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90%出现排便异常,便泌为其主要特征。我们主要训练患者建立有规则的排便功能,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无论是否有便意,可根据患者脊髓损伤前的排便规律,每1~3日排便一次。给予高纤维素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必要时服轻泻剂或用肥皂水灌肠,亦可在排便前用开塞露塞肛以及按摩腹部(由右下腹开始沿结肠走向按摩),尽可能在坐位下排便,或带一次性手套用手挖出大便,最终达到大便自解。经训练95%以上患者大便能自解。
2.5 日常生活独立能力训练
在做好生活护理的同时,训练患者提高生活独立能力,逐步减少对患者的帮助,让患者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使之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性,以达到日常生活完全独立。经adl训练,除四肢瘫患者外,90%的患者均能达到日常生活自理或较少的帮助,能自行更衣、入厕及处理个人卫生,如洗头、沐浴、洗衣等。40.2%的患者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如整理床褥、洗菜、烧饭等。颈髓损伤患者能自行吃饭、坐轮椅进行户外活动。5%的患者已重返社会,进行一些社会工作。
3 结果
我院对脊髓损伤患者采用“以动为主,动静结合,负重矫形,强化训练”的方针,经综合性康复治疗和护理,使90%以上患者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除四肢瘫患者外,24.6%能拄拐行走,54.7%能扶助步器行走,18.7%可自坐、翻身,完成床与轮椅的转换。大大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改善了关节僵直、挛缩和畸形等情况。46.5%建立了自主膀胱,使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但也有2%的患者死于各种并发症。
4 讨论
4.1 早期介入康复,达到足够疗程
影响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除损伤的程度、位置的高低外,早期介入康复和足够的疗程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多为晚期复病人,病程最长的达26年,2年以上的占53.6%,平均病程为3.9年。康复介入的早晚与疾病的愈后成正比,康复介入的最佳时期是病情稳定以后,最好在3个月以内,超过1年疗效欠佳,超过2年疗效甚微,但如从未经过康复者,时间虽长也能取得一定进展。康复的早期介入为疾病的预后奠定了基础。但康复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许多患者因病程长、见效慢,特别是经济问题,未能达到规定病程就出院,结果前功尽弃。
4.2 取得家属配合,坚持长期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康复出院后,因环境的改变多不能坚持功能训练,最后导致压疮、尿路感染的复发,患者近院率达9.1%。困此,家庭康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我们在指导患者康复训练的同时,要教会家属预防并发症和一些康复训练的方法,训练家属继续完成康复训练计划。在患者出院后要继续指导、督促患者在家里继续坚持功能训练,以巩固疗效。在患者出院后,要与患者保持联系,随时指导患者进一步康复的方法。
4.3 控制尿路反复感染是一大难题
尿路反复感染导致肾功能衰竭是脊髓损伤患者主要的致死原因。在我院收治的患者中86%伴有不同程度的尿路感染,损伤时间越长,损伤位置越高,膀胱功能越差,尿路感染发生率亦越高。我院除对症治疗外,亦采用了间歇导尿术,但对晚期脊髓损伤患者疗效甚微。有些脊髓损伤患者因尿路感染反复发作,长期使用抗生系,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一般的抗生素多不敏感。对这样的病人当尿路感染发作时,我们一般采用尿液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