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离体神经干细胞ERK通

2020-9-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Serumderivedfromfire-needletreatmentupregulatesthegeneexpressionofERK1/2inneuralstemcells

Jia-ChunXu,Zhi-HengZhao,Su-LiCheng,XueWang,Zhao-HuaJiao,Zhi-MinCai,ZhenZhou,Bao-HongLiu,YanLi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因中断了通过损伤区的神经元轴突,导致损伤节段以下瘫痪、感觉缺失及自主神经障碍,在身体、心理及经济上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很大负担。火针具有悠久的历史,其特点是将针体烧红后刺入人体一定穴位或部位,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临床上,火针对SCI后功能恢复具有一定治疗作用,为探讨其产生疗效的可能作用机制,本研究观察了火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离体神经干细胞ERK通路基因的调控作用。

将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火针组;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各5只,模型组和火针组大鼠又分为1d组,3d组,7d组,10d组和14d组,每组5只;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对模型组和火针组造模,相应时间点取大鼠腹主动脉血清置于神经干细胞培养皿中培养72h。

通过RT-PCR技术检测ERK1和ERK2基因表达。结果发现BBB评分模型组和火针组大鼠造模成功,而火针组大鼠在接受火针治疗后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血清培养72h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火针组ERK1和ERK2基因表达1d时显著降低(P<0.05),且下降趋势持续到第3天(P<0.05)。在7天和10天,火针组ERK1和ERK2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因此火针干预机理可能与调节脊髓损伤后神经干细胞ERK1、ERK2基因表达有关。

全文下载链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cs/101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