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重建

2024/10/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1月8日,杜鹏在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汇爱回廊。新京报记者郭延冰摄冬日的下午,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汇爱大厦的办公楼里。杜鹏坐在轮椅上欣赏着墙上的掐丝工艺画,这是残友们全新制作的文创作品。1月8日,杜鹏正在欣赏残友们制作的绒线花作品。北京市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的办公地是汇爱大厦里人流相对集中的区域。时常有各地的残友来到这里交流体验。大厅拐角处的第一间便是杜鹏的办公室,他带着几个年轻人在这里制作短视频。他希望越来越多的残友能够通过他们的视频重新建立起生活。1月8日,杜鹏经过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汇爱回廊。在所有肢体残疾类别中,脊髓损伤是残疾程度最重的,亦称高位截瘫。年,杜鹏从发病到确诊脊髓瘤,仅一个月时间。脊髓损伤后,他被“困”在屋里整整5年。年,杜鹏帮助北京脊髓损伤患者们的出行活动制作视频。这次活动中,工作人员为他打开了“一扇窗”,鼓励他走出来,重建新生活。1月8日,健身房里,杜鹏正在残疾人运动设施上健身。年,杜鹏和3个脊髓损伤者在东城区成立了北京市第一个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如今,他们已经有30多名工作人员,其中90%是脊髓损伤者。从困顿状态中走出的杜鹏,经过学习实践,在他的“生活重建”项目中,和残友们一起学习轮椅技巧、压疮护理、辅具知识、无障碍体验、手工文创等课程。1月8日,杜鹏正在研究掐丝文创作品制作工艺。杜鹏和残友们共同编辑的《北京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残疾人服务知识手册》,成为目前全球最全面的残疾人运动服务手册。同时,经过19个月的调研走访,年10月,在北京残联支持下的《首都无障碍出行手册——地铁篇》出版。杜鹏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让脊髓损伤者重新获得自理能力,直至走出家门回归社会。新京报记者郭延冰摄影报道编辑刘晶刘倩张湘涓校对杨许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cs/14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