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

2016-11-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障碍,包括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反射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相应的病理改变,是一种严重致残性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后,引起膀胱储存和排空尿液的功能障碍。

脊髓损伤病人由于处理不当,往往引起泌尿系感染,而由此引起尿毒症致死的病例也屡见不鲜。因此这类病人的膀胱早期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间歇导尿是脊髓损伤患者病情稳定后神经源性膀胱管理的金标准。

      间隙导尿的优点

⑴有效的防止泌尿系的感染。

⑵加快膀胱功能的恢复。

⑶便于进行康复训练。

⑷保持床单的清洁,有效防止压疮。

⑸患者可自由活动,不需要外周集尿器和尿袋。

⑹可自行控制何时排尿。

⑺无年龄的限制,可维持正常的性生活,预防膀胱内储尿过多返流回肾。

间歇导尿时机

在脊髓损伤最初的1-2周内由于需要建立静脉通道、外伤后多尿、每小时计算尿量等原因,需要留置导尿。病人病情稳定后,应立即进行间歇导尿,以减少留置导尿所致的各种泌尿生殖系并发症。

间歇导尿物品准备

导尿管,润滑剂,消毒棉球,无菌手套,尿壶。

间歇导尿尿管的材料

材料:可由橡胶、乳胶、塑料、硅胶等制成

特性:有亲水特性,自身润滑,抗菌特性

规格:一般成年男性可用F10-14号尿管,成年女性可用F14-16号尿管。

间歇导尿的操作流程

⒈无菌性间歇导尿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完成整个导尿过程:

①操作者用肥皂将手洗净,打开消毒的导尿包

②戴上无菌手套,消毒外阴,铺无菌孔巾,将充分润滑的尿管轻柔地插入尿道直至尿液导出

⒉清洁性间歇导尿

①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

②操作者用肥皂清洗阴部和双手

③将清洁或消毒并润滑尿管插入膀胱内

注意:男性患者的操作较为简单,女性患者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方可掌握。

      

间歇导尿禁忌症

⒈患者不配合

⒉尿道畸形或有憩室

⒊严重的尿道炎或膀胱炎

⒋尿道周围脓肿

⒌尿道狭窄、膀胱颈梗阻、前列腺增生症

⒍膀胱容量不足ml      

间歇导尿注意事项

⒈液体量和导尿量:

①每天液体摄入量应限制在-ml之间,并要求做到均匀性摄入(ml∕h,12h包括三餐中的摄入量)

②每次尿量控制在-ml之间

⒉避免短时间内的大量饮水

⒊严格掌握导尿间歇时间

①每4-6h导尿一次

②每日导尿不宜超过6次      

膀胱再训练方法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白癜风有什么危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cs/1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