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练舞蹈会导致脊髓损伤
2020-1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www.wxlianghong.com/
这一年,我们科室收到好几例因为跳舞而导致脊髓损伤的患儿,家长说动作已经很熟练,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如果知道这样,我们肯定不会让小孩去学这可有可无的舞蹈!那么我们的疑问出来了,跳舞真的一不小心会致残吗?
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外力作用于脊柱所造成的脊髓压迫或断裂。造成损伤水平以下正常运动、感觉、自主功能的障碍。
脊髓损伤的发生率
有研究表明导致患儿脊髓损伤的原因中,交通事故占30.4%,非外伤脊髓功能障碍占26.1%,体育运动占20.7%,高处坠落6.5%,加害4.3%,其它外伤原因12%。
下腰动作导致的脊髓损伤占19.6%,其中在体育运动中,下腰动作导致的脊髓损伤占89.5%,主要发生在6-11岁。
为什么跳舞可能会致脊髓损伤?
儿童脊柱独特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
1、韧带和关节囊有较大的弹性,可以承受相当的拉伸而不撕裂
2、由于椎间盘有较高的含水量,可以纵向过度伸展而不发生断裂
3、关节突的关节面浅且几乎成水平位,易在平移、屈曲和伸展的过程中发生滑脱
4、儿童时期椎体未完全骨化,椎体呈楔形,使脊椎的活动度较成人明显大
5、软骨终板为薄弱区域,只需受到轻度剪切力即可受到损伤
6、对于限制椎体侧方和旋转运动的钩突在小于10岁的儿童尚未形成
7、婴幼儿的头部相对体积较大且重,而颈背部肌肉相对力量较弱,在屈曲或伸展的外力作用下较易发生大范围的摆动。
以上特点在8岁以下小儿尤为明显,使脊柱的固有弹性增大,在外力的作用下椎体可发生瞬间移位后自复,导致脊髓损伤而不伴有骨折及脱位,即使是轻微的外力作用,仍可使椎体发生较大程度的位移。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的稳定性得到加强,其一过性滑动范围较小,因而对脊髓造成的挤压伤也较轻。若外力过大,将直接造成脊柱脊柱在外力作用下的生物力学机制可以归纳为过度伸展、过度屈曲、牵拉作用及导致脊髓缺血。
儿童脊柱本身有很好的弹性和韧性,因而不发生骨折。过度屈伸可使椎管狭窄达50%,椎体发生较大的一过性移位,对脊髓造成较严重的挤压伤,并可损伤其营养血管导致脊髓栓塞,使下部脊髓发生缺血坏死。另外当胸或腹腔受碾压或压砸时,胸或腹腔内压骤然升高,导致脊髓与椎管内静脉压急剧上升,甚至破裂出血,并致小动脉压增高,供血障碍,致脊髓损伤。
如果孩子发生了脊髓损伤,我们应该怎么去照顾他们呢?
首先,很多患儿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思维,故大多数会出现情绪问题,总的来讲在经历病初的恐惧之后,可出现如下两大类情绪问题,一部分患儿表现为极度的消沉、绝望,另外一部分表现情绪暴躁,容易激动,我们作为家长,需要多与患儿沟通,多安慰患儿,可使用其他的物件来分散其注意力。
其次,脊髓损伤的患儿容易出现皮肤褥疮,我们应做到保持床单位整洁,每2小时翻身1次,随时观察皮肤受压情况,按摩骨隆突处并摆放肢体于功能位,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给予患儿早期康复锻炼。
另外脊髓损伤会出现排尿障碍,几乎入院后即开始留置导尿,甚至出院后还需要长时间留置,每日用清水清洗外阴2次,每日大便后加洗一次。每日观察患儿的尿量、尿色、性状、气味,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妥善固定尿管,避免牵拉,引流管及袋始终保持低于耻骨联合。鼓励患儿适当增加摄入水量。卧床翻身时夹闭尿管,引流袋随患儿翻身方向调整,始终保持悬挂于患儿正面床旁。
儿童脊髓有它独有的特征,那么当我们的孩子在进行舞蹈训练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来预防脊髓损伤?
舞蹈班一般招收4岁以上的孩子。专业人士强调,前两年,学舞蹈应以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律动、节奏感为目标,然后过渡到某舞种的动作;正规的舞蹈训练要到6岁后。
在练习舞蹈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练习下腰要循序渐进,在有保护的情况下适当练习。下腰时不能说话、笑、开小差,避免岔气,防止意外发生。
2、腿部拉伸训练要避免踢腿过高、压腿过猛、拉伸过度,造成大腿后群肌肉拉伤。
3、注意预防落地不稳。在地上放一块防滑垫,或让孩子进行地面练习,如平躺练习踢脚、坐在地上压腿等。
4、如果不能确定动作的规范度,父母不要强求孩子在家练习。同时要告诫孩子,在学一些较难的动作时,如翻跟斗、下腰,千万不能自己单独练习,要有大人看护。
浙大儿院神经内科愿每一位小朋友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