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恢复无望干细胞给你最真切的希

2021-3-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脊髓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伤,我国每年新增脊髓损伤患者人数超过12万人。脊髓损伤会造成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肌肉痉挛、心理障碍、自主神经调节障碍、异位骨化、呼吸困难等功能障碍。严重的脊髓损伤甚至会导致患者终生残疾,损伤部位及其以下部位部分瘫痪或全部瘫痪,且恢复的希望十分渺茫。

长期以来,治疗脊髓损伤主要通过手术减压恢复其稳定性,通过药物治疗来抑制或减轻其继发性损伤,最后通过物理、心理、康复、营养等综合治疗来促进功能恢复。虽然这些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症状,但并未在神经功能方面取得根本的改变。因此,当今急需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来改变这种状况。于是,干细胞疗法应运而生,并给广大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最真切的希望。

国外案例

就在本月初,具体来说是6月1日,国际期刊《细胞·干细胞》(CellStemCell)发表了一项干细胞治疗人体脊髓损伤I期临床试验结果。该研究结果显示,整个治疗过程并未表现出不良反应迹象,而且治疗后患者出现改善。

4名年龄在24至35岁期间的患者(1名女性和3名男性患者)入组该项临床试验,这些患者遭受胸腰椎损伤已有1-2年,以至于损伤部位以下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完全丧失,被认为基本上没有任何的自发恢复机会。

4名患者均接受了6次脊椎内干细胞注射,注射剂量为个细胞/次,并在术后定期接受运动和感觉功能的评估。结果发现,治疗后,3名患者在感觉和肌肉运动方面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有了知觉或可以移动受伤部位的肌肉。

研究人员表示,该临床试验的目的是评估神经干细胞移植疗法的安全性,目前并未在任何患者机体中观察到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这种治疗可能是安全的,后期还将开展进一步试验,并且增加治疗剂量来观察是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治疗。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开展第二项临床试验,他们重点的研究对象是颈椎损伤的患者。

美国加州从事干细胞研发的公司AsteriasBiotherapeutics,开发了一款针对脊髓损伤的干细胞产品AST-OPC1。该公司对这款干细胞产品开展了I/II期临床试验(SCiStar)。这是一项开放的单臂试验,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的备案编号为NCT。其目的是评估三个连续递增细胞剂量对脊髓损伤的疗效,最高剂量为万个细胞。

年10月,Asterias公布了该临床试验的中期结果。首先AST-OPC1在试验中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性,没有出现任何严重副作用。其次,万细胞剂量治疗组中6名患者的12个月随访数据显示,其中的4名患者至少在一个功能领域表现出了2个等级以上的改善,包括手臂、手掌和手指的活动功能以及其它基本行为能力。也许这些改善看起来不大,但是对患者却非常重要,因为患者会因此恢复基本的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对家庭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Asterias的临床试验在一位接受高剂量干细胞治疗的患者身上产生了奇迹。这名20出头的患者名叫KristopherBoesen,年3月在一次车祸中汽车撞在一个电线杆损伤了颈椎。1个月后,Boesen仍然高位截瘫,神经功能康复也进入平台期。他的医生遇到Asterias研究项目负责人刘博士,于是Boesen立刻动身到洛杉矶参加临床试验。

刘博士很快给Boesen脊髓内注射了干细胞,2天后Boesen的手就可以活动,几个月后的夏天,他的一只脚的脚趾能活动了。刘博士对Boesen效果非常激动,他说:“他本来四肢瘫痪,现在手能写字,双手可以举起重物,并可以打电话!有这样的效果是非常不寻常的,我简直兴奋得要跳起来!”

国内案例

介绍了国外的临床试验,我们再来介绍国内的。年1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戴建武团队,医院医院(医院)、武警医院、医院等医院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了神经再生胶原支架移植治疗陈旧性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

在该项临床试验中,术中首次清理了瘢痕组织并移植了神经再生胶原支架,首批5例患者经过1年的安全性评估未发现与瘢痕清理和神经再生胶原支架移植相关的不良反应。他们开展的首批4例急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均出现运动功能改善。

年8月19日,《广州日报》发表题为“坐轮椅14年奇迹站起来”的报道称,医院院长、骨科主任戎利民教授团队经多年探索,在运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方面取得新突破!一位年过六旬、瘫痪十多年的患者,在接受戎利民教授团队治疗后,终于成功地站了起来。

这名来自湖北的患者,年4月23日因车祸致“四肢活动感觉障碍”,医院诊断为C4-6节段脊髓损伤,T4节段平面以下完全四肢瘫,也就是俗称的“四肢瘫”。做了C4-6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后,他双腿依旧不能行走。在尝试了康复、针灸等各种治疗手段无效后,他来到医院,开始尝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蛛网膜下腔治疗。

在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3个月后,患者的腿部力量有所恢复,11个月后,大小便也开始有知觉了。更不可思议的是,做完第二个疗程后,有一天,患者突然给主治医生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里,他激动地喊:我站起来了!”医生也感到非常意外。

截至报道发稿时,患者双下肢屈髋肌力恢复到4级(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踝背伸肌力则为2级。在上肢辅助下,他每次可以站立10分钟,缓慢行走数十米。大小便明显好转,不需要用尿不湿和通便药物,不用别人帮忙。而从第三个疗程开始,他的乳头到膝关节之间也渐渐恢复了感觉。

同样截至报道发稿时,戎利民教授团队已为22名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蛛网膜下腔治疗,其中75%的患者大小便不能自理的情况明显改善,可自行排便。

今年2月28日,湖北日报-荆楚网发表题为“截瘫男子自己救‘自己’自体干细胞移植让患者重获新生”的报道称,一位因脊髓损伤致高位截瘫的患者,在接受干细胞治疗后,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颈、胸腹部知觉,微微抬起脖子,动动脚趾。

这名34岁的患者,今年1月因车祸致颈3-颈4椎体骨折脱位并脊髓不完全损伤,从而导致高位截瘫,入院时,患者四肢完全不能动且无法自主呼吸,须持续吸氧,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脊髓损伤患者以往常常采取针灸、理疗等康复治疗手段,但效果并不明显。湖医院骨科及干细胞治疗室相关专家经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发现,自体干细胞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效果显著,便于2月6日和2月26日,分两次为该患者进行了自体干细胞移植术。

干细胞移植后,一夜之间患者腹部和左侧足部感觉运动功能部分恢复。截至报道发稿时,患者已恢复自主呼吸,上肢及左脚可自主活动。这表明患者的脊髓损伤已有恢复,临床上意义重大。

上述临床试验,尽管规模比较小,尚需要大量的临床数据加以验证。但是,这些好消息,无疑给恢复无望的脊髓损伤患者,带来最真切的希望!尽管目前仅仅只是星星之火,假以时日必成燎原之势,让干细胞惠及广大脊髓损伤患者!

长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ys/113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