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保手足口也有很多种,做好这3点,

2021-10-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自媒体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JERNQKR0552GA5W.html

发现医院或疾控中心就诊,目前教医院开具的健康证明。

最近手足口的患病率开始逐渐增加,患病孩子的口腔、手、脚和肛门等部位的黏膜、皮肤会出现红疹及小疱样损害,但是今天说到的手足口病,症状表现有些不一样。

普通的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导致手足口的肠道病毒至少有20多种,在我国,以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其中肠道病毒71型是导致我国重症手足口的主要病毒。但是近年手足口病的病毒出现了变化,我们先来说说这种病毒引起的手足口有哪些症状(以下统称A6型手足口)。

疾病概念先了解

手足口病——徘徊在孩子身边的恶魔,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且传染性强,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抵抗力差的婴幼儿更容易被传染。每年4~10月是高发季节,潜伏期长达2~10天。

01

A6型手足口有什么表现?

△普通手足口症状

△A6型手足口症状

手足口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多数为普通型,症状较轻,无需治疗就能自行恢复。

●轻型的表现为急性发病,在口腔、手足处出现疱疹和斑丘疹,在出疹的同时或者出疹前可能会出现发热,大部分是低热,小于38.3摄氏度。

●口腔疱疹最多见于舌头和颊粘膜,其次为唇齿侧和硬鄂,口周也会出现。开始时为红色斑片,继而发展为周围红晕的水泡,在2-5天左右水泡会破裂,形成浅的灰白-黄色基底,红斑围绕的溃疡,这时孩子会说咽喉疼痛或者拒绝吃东西。

●手足处表现为数个到数十个斑丘疹或疱疹,多表现为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点,在5天左右吸收,7-10天完全消失。

手足上没有皮疹,

为什么诊断手足口病了?

是的,这也可以诊断手足口的。

在手足口病时,不是严格的只有手足口臀处出现皮疹。

皮疹出在哪些部位,和病毒的毒力、复制多少,以及自身免疫系统对病毒的反应有关。

皮疹通常出现在典型部位,但有一些孩子可能仅仅有口腔内的疱疹,有的孩子仅仅是屁股上有斑丘疹。

那是不是病毒不厉害的,孩子免疫系统厉害的,就皮疹少呢?

不是的,目前认为,皮疹的多少和症状的轻重没有关系。

有些重症手足口病,反而没有几个皮疹。

当然,也不要认为疹子发不出来的都是重症的,多数疹子不多的手足口病还是轻型的。

另外,病毒随着血液循环,能到达全身各处,引起炎症反应形成皮疹。所以,在其他部位,比如四肢处出现皮疹时,也可能是手足口病哦。

相关症状记于心

初期轻症: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少数重症:少数患儿(尤其是小于3岁的婴幼儿)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会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到生命。相关主要症状有: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精神萎靡,肢体抖动,易惊,呼吸加快,冷汗,四肢发凉等。

Tip:手足口病早期症状的发热、咳嗽、流涕等与感冒类似,很容易被忽视,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格外细心,如果孩子发热哭闹,流口水,手脚掌心出现水泡,医院检查。

治疗方法要明确

一旦发现或确诊为手足口病,家长们千万不能大意,但也不必过于紧张,根据不同程度的症状,配合医生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切断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会通过呼吸道(飞沫、喷嚏等)进行传播。

举个简单的例子:几个孩子在一起玩耍,其中1人正好患有手足口,那么病毒就可能通过交谈、打喷嚏等方式,传染这一群孩子都患上手足口病。

所以我们做好卫生措施,可以减少病菌的扩散,预防手足口病。

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是最好的预防方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和通风比较差的室内场所,流动的空气可以减少孩子接触呼吸道传染病的几率。

洗手:培养孩子在饭前、外出玩耍后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喜欢吃手的孩子!当健康的孩子接触到感染手足口孩子“飞沫”的时候,如果没有注意正确洗手的话,很容易让病毒有机可乘。

漱口:因为手足口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所以建议每次外出回来让孩子用温盐水漱口,并用棉球蘸取温盐水清洗鼻腔,保持口鼻的清洁并起到“消毒”的作用。

定期清洗玩具: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即使只在家里使用也应该经常清洗。对于毛绒玩具,洗干净后在太阳下暴晒是最好的清洗方式。

另外,在手足口多发期的时候,注意观察孩子的体温,每天晨起检查孩子手心、脚心皮肤和口腔有没有异常的小疹子出现。

03

如何护理手足口病

如果孩子不慎感染了手足口,该如何护理呢?

目前虽然没有针对性特别强的药物,可以让孩子吃了就立马见效,但手足口是病毒引起的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情况下5-7天就可以痊愈。不过因为孩子嘴里长了疱疹,会特别不舒服,所以就需要我们家长在日常护理上多加注意:

及时退热

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热一般会持续2-3天。

如果孩子体温高于38.5℃时,可以给孩子适当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泰诺林)或“布洛芬类药物”(美林)退热。而且这两种药物有一定的止痛效果,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疱疹和溃疡造成的疼痛。

饮食要格外注意

孩子嘴里长了疱疹,很有可能会抗拒进食和喝水,我们在饮食上要注意以下这几点:

不能太热:热的食物会加重口腔疱疹的疼痛。如果孩子抗拒吃饭,可以给一些温凉的食物,缓解局部疼痛。

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孩子在咀嚼较硬食物的时候,食物的碎块和残渣会碰到疱疹,加剧孩子的疼痛感。建议在生病过程中给孩子吃一些稀粥、面条、果泥这类的食物。

补充水分:多喝白水是促进代谢,帮助痊愈的重要环节。如果孩子抗拒喝水,可以适当在白水中兑少量果汁,但是建议在喝过果汁之后,给孩子喝2-3口白水,因为果汁中的糖分会附着于损伤的咽部,更容易继发细菌感染。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臀部或腹股沟等部位有疹子要勤换纸尿裤,清洗时要小心防止疹子破损。患病期间要穿宽松纯棉的衣物,脚上出疹子的尽量不要穿鞋袜,减少下地活动。

手足口病是典型的病毒感染,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染疾病有治疗效果,但却不能杀灭病毒,所以抗生素并不能治疗手足口。

如果家长给患手足口的孩子服用抗生素,一来是抗生素会破坏肠道内的有益菌群,造成肠道菌群失衡;二来此时孩子因患手足口,抵抗力正处于较低水平,会造成孩子出现腹泻等肠道疾病,出现雪上加霜的情况!家长切记不要给孩子服用抗生素治疗手足口!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只是在手、脚、口腔和咽部黏膜出现小红点,没有以下4种症状出现的话,可以先给孩子退热、多喝水、按时排便等护理,并密切观察。

04

当孩子出现这4种症状

医院

手足口病大多数是轻症,与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过程相同,病程一般在5-7天就可以自愈。

普通手足口:大部分可以自行痊愈,但是会有少数孩子发生“重症手足口”(会损伤孩子大脑和心肺功能)。

A6型手足口:虽然它皮疹范围比较广,痊愈之后还有可能会掉指甲,但是它不会对孩子的大脑和心肺功能造成影响。

不过家长也不用焦虑,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9℃,服用退烧药后温度降不下来;

出现精神状态不好、头痛、呕吐、易惊、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呼吸异常加快、减慢或忽快忽慢,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30-40次/分;

心跳>次/分、出冷汗、手脚冰凉、毛细血管再充盈(孩子平躺时,按压指甲盖并松开,指甲盖由白色恢复成粉红色)时间>2秒。

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医院就诊。

预防措施不可少

防为治先,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孩子被手足口病毒侵害,所以在这高发季节,家长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让孩子远离病毒。

切断传播途径: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避免孩子与手足口病患者接触,如意外接触,一定要及时洗手,注意观察。

增强免疫力:给孩子增加营养,多运动,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注意个人卫生:经常开窗通风,孩子的奶瓶、碗筷应消毒,衣物要在太阳下暴晒。

手足口病不可怕,学习疾病知识,提前预防,积极治疗,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长大。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也是一家子?

是的,这两个的关系非常近。

近到导致这两个病的病毒都基本是相同的,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图片,红色字体的是可以引起这两个疾病的病毒。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两个疾病其实就是一个疾病,只是临床表现有些不同,被分开了而已。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如下:

●1.疱疹只出现在嘴巴里面,其他地方没有,不像手足口看着这么吓人。另外,疱疹最常见的位置是腭舌弓、软腭、扁桃体和悬雍垂,和手足口的舌头、嘴唇也有区别。

●2.发热迅速,温度高,多在39-40摄氏度左右,手足口病一般没有这么高,多在38摄氏度左右。

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区别了。所以,他们俩的关系真的很近,是一个妈的亲兄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ys/12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