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向损伤部位迁移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自

2021-8-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哪里治白癜风最专业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脊髓损伤是一种导致永久性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的严重疾病。创伤性脊髓损伤通常引起出血和血-脊髓屏障的破坏,随后出现包括巨噬细胞在内的大量炎症细胞的浸润。在脊髓损伤的急性期,这些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1b和诱导型-氧化氮合酶等,诱导继发性损伤,导致损伤部位周围神经纤维脱髓鞘、丢失,运动功能受损。而在脊髓损伤急性期之后,这些细胞的行为目前知之甚少。

在急性期之后,轴突从最初的损伤部位发生长距离的回缩(也称轴突坏死),有研究表明接触轴突的巨噬细胞浸润加重了这种轴突损伤。RNA测序(RNA-seq)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巨噬细胞时空动力学的病理生理影响,发现参与疾病恢复或进展的因素。

最近,来自日本九州大学生物调节医学研究所免疫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系的SeijiOkada研究团队,利用小鼠挫伤性脊髓损伤模型,进行了脊髓损伤后的时间—过程RNA-seq分析,并发现转录因子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在损伤恢复阶段表达水平显著提高。

研究人员发现,浸润的巨噬细胞通常向损伤部位主动迁移,但在IRF8基因敲除的小鼠中却缺乏这种巨噬细胞迁移,这些细胞广泛分布在受损的脊髓中,对损伤的神经轴突重新髓鞘化及运动功能的改善都有不良影响。

近年来,已有研究证实补体蛋白C5a、趋化因子fractalkine及Reg3β可以作为巨噬细胞迁移的趋化剂,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在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越靠近损伤区中心,C5a的浓度越高,说明巨噬细胞向损伤中心迁移主要依赖于C5a的浓度梯度。通过延时成像等技术,研究人员发现IRF8的敲除会影响嘌呤能受体的表达,阻碍C5a定向形成浓度梯度,从而影响巨噬细胞向损伤区迁移。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激活IRF8有助于巨噬细胞迁移和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改善。

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于ScienceAdvances杂志。本研究揭示了巨噬细胞通过IRF8向心迁移在自发恢复中的重要性,为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戳下面的阅读原文,查看文章全文!

编辑:李佳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zz/120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