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养生肝脏疾病全剖析痉病二

2017-3-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肝脏疾病常见的症状,有目赤、目昏、目眩、目晕、头痛、昏仆、强直、惊呼、面青、屈伸、不利、爪甲不荣、颤抖、抽搐、拘挛、项强、角弓反张、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麻木、瘫痪、偏坠、囊缩、囊肿、少妇疼痛、痛引阴筋、胆怯、善怒、胸胁胀满疼痛等。肝的常见疾病,有痫证、胁痛、肝痈、疝气、眩晕、中风、厥证、痉病等。

          

一、寒痉

主证:项背强直,发热恶寒,肢体酸重,或头痛,身热,足寒,苔白腻,脉浮紧。

兼证:若寒邪较甚之刚痉,则见项背强直,口噤难言,甚则四肢抽搐,并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若风邪较甚之柔痉,则见项背强直,发热不恶寒,头痛汗出,苔薄白,脉沉迟。湿邪入络者,则见筋脉拘急,头重身热,胸脘痞闷,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腻脉濡。

证候分析:

风寒湿邪阻滞经络,寒性收引,故筋脉拘急而项背强直;邪犯肌表,营卫失和,故发热恶寒;气机组织,上下不通,故身热足寒;邪气阻于经络肌肉之中,故头痛而肢体酸疼;苔白腻,脉浮紧,为风寒湿邪在表之象。刚痉,寒邪偏盛,外闭皮毛,故恶寒发热,表实无汗;内阻经络,筋脉拘急,故项背强直,口噤难言,甚则手足抽搐,苔薄白,脉浮紧,为寒邪偏盛于表之象

柔痉,风邪偏盛,中于肌腠,化燥伤津,故发热不恶寒;筋脉失养,故项背强直而头痛,表虚故汗出,苔薄白为邪在表;太阳中风脉当浮缓,今反沉迟者,乃津液不足,风邪化燥成痉之象。湿邪入络者,因湿邪滞于经络之中,气血运行不利,故筋脉拘急;湿邪中表。故头重如裹而身热;温邪内停,中焦痞塞;故见胸脘闷而渴不欲饮;湿邪有碍膀胱气化。故小便不利;苔腻脉濡,为湿邪为患之征。

二、热痉

主证:突然发病,头晕胀痛,高热烦渴。神昏檐语;继则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目睛上视,角弓反张,舌苔黄燥,脉弦大数。

兼证:风温痉(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发于冬春季节,证见突发高热,头痛如脾,剧烈呕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小儿可见囱门凸起,面赤气粗,烦躁不安,舌红,脉弦数。暑湿痉(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发于暑月,突然剧烈头痛,壮热自汗,随即出现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头、目、手、足震颤,并见心烦口渴,神昏谵语,小便不利,一身酸重,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证候分析:

热邪内盛,阴液灼伤,故突然高热烦渴,热邪上蒸巅顶。故头晕胀痛;内扰心神,故神昏谵语;热极动风,故出现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目睛上视,角弓反张等证;舌苔黄燥,脉弦大数,皆热盛津伤,风邪内动之象。

风温痉,冬春之季,天气干燥,风温之邪,损伤人体阴液,热盛津伤,故突发高热,烦躁不安;热邪上蒸,故头痛如劈,面赤气粗,小儿囱门突起;热邪犯胃,胃气上逆,故剧烈呕吐;津液灼伤,筋脉失于濡养,故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舌红,脉弦数,为风温之邪份耗营阴,血热动风之象。暑湿痉,发于暑月,暑多兼湿,故常挟湿邪为患,暑湿疫毒为患暴烈,热邪内炽,故壮热自汗,交蒸于上,故剧烈头痛;津液灼伤,筋脉失养,热极动风,故强直、抽搐、震颤并见,热邪耗伤津液,内扰神明,故心烦口渴,神昏谵语;暑而挟湿,留于肌肉之中,则一身酸重,妨碍膀胱气化,故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象濡数,皆湿热之象。

肝脏疾病如此多,那么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一套由孙老师讲解的一套功法

葛洪医仙创造的五式功法--

顶天立地(调肝疗法)

双手自体侧(疏通肝脏经脉)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长举(中丹田调理脾脏)而起落,托举七次后,双手转掌心向下,合于丹田(下丹田调理肾脏)。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抵上腭,上身保持直立,鼻吸鼻呼,全身放松。双手十指相对,掌心向上,置于腹前,经胸前上托。托至下颚时,仰头、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慢慢头回正,双手掌经体侧轻轻放下。重复上述动作,反复七次。做完后,将双手搓热,轻按在眼部,双手掌心劳宫穴按在眼睛上,手心对准眼球,然后运动眼球,上下三次,左右三次,顺时针三圈,逆时针三圈,双手移开为一组。反复七次,闭目一分钟后睁眼完成整套功法操作。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不复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bb/5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