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应激性溃疡看看指南怎么说
2017-4-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随着预防性药物在应激性溃疡(SU)高危患者中的使用,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已明显降低,但也由此导致了部分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如PPI)。在临床实践中,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有哪些?预防用药时机如何把握?预防用药怎么选?本文为大家作一简单介绍。
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病人处于应激状态,造成机体内环境紊乱及胃肠道黏膜受损。目前国内外指南关于SU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的推荐强度有所不同。有文章对SU防治的国内外指南进行了系统评价(表1)。
表1应激性溃疡危险因素
该文章共纳入7篇指南,除丹麦DSIT指南外,其余的6篇指南均将机械通气>48h、凝血机制障碍、严重颅脑脊髓损伤、严重烧伤作为严重的危险因素,推荐只要出现上述情况时,就应该预防性使用抑酸药物。
消化道出血史、多发性创伤、复杂手术(如肝脏手术、移植手术、手术时间>3h)、肝肾功能衰竭、灌注不足(如败血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在6篇指南中推荐程度有所不同。而合并大剂量糖皮质激素(mg/d氢化可的松或其他相当剂量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ICU住院>1周以及大便隐血则大多或仅作为潜在性危险因素,推荐出现上述危险因素2项以上时,才应该使用抑酸药物。
ARDS、男性高龄患者、长期禁食或肠外营养、伴发心脑血管意外、心理应激状态和四肢瘫痪分别仅在1篇指南中作为严重危险因素被提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年指南指出:对于非重症病人也应综合评估SRMD(SU)的风险(表2),必要时加以预防。
表2SRMD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风险评分系统
危险因素
评分
年龄60岁
2
男性
2
急性肾功能不全
2
肝脏疾病1
2
脓毒症2
2
预防性抗凝药物3
2
凝血障碍(基于实验室检查指标或用药)4
3
合并内科疾病5
3
注:低危7分,低中危8~9分,中高危10~11分,高危12分。1.任何肝脏相关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肝炎(感染或非感染),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肝功能不全,慢性肝病,包括肝昏迷、门静脉高压、肝肾综合征和(或)其他后遗症,肝坏死或梗死,肝移植病史;2.包括识别或未识别病原菌的脓毒血症或菌血症;3.皮下注射普通肝素和剂量≤60mg/d的依诺肝素,4.血小板计数50×/L,或INR1.5倍或PTT2倍正常值上限,或使用依诺肝素剂量60mg/d,5.需要相关内科药物治疗
预防用药时机如何把握?1.重大手术前,估计术后可能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患者可以预防性使用药物(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组);
2.危险因素出现后,或复杂手术围手术期间可使用药物(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3.机械通气或加强看护期间应使用预防药物(EAST);
4.患者可进行肠内营养时或风险解除后停止使用药物(EAST和ASHP)。
5.已有出血的SU患者,在出血停止后,继续应用抑酸药物和黏膜保护剂。急性期采用静脉用药,待病情稳定后转为口服用药,直至病变愈合,推荐使用PPI类药物疗程为3~4周(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组年指南则建议在出血停止后,继续应用抑酸药和黏膜保护剂4~6周)。
预防用药怎么选?临床常用的预防SU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H2RA)、抗酸药(氢氧化铝、铝碳酸镁、5%碳酸氢钠溶液)、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米索前列醇等。其中,国内最新指南推荐PPI为预防SU的首选药物,年美国指南提示为防止铝中毒,透析患者不宜使用铝制剂。
PPI/H2RA剂量推荐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年指南推荐对于高危人群,在危险因素出现后静脉注射或滴注,如奥美拉唑(40mg,2次/d),使胃内pH迅速上升至4以上。对择期复杂手术病人,如果合并SRMD(SU)危险因素,可在围手术期应用抑酸药,但未指出具体药物及剂量。
对出血的患者,推荐使用PPI针剂(奥美拉唑或埃索美拉唑),首剂80mg静脉推注,以后8mg/h维持,未指出H2RA。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组年指南则指出PPI是预防SU的首选药物,推荐在原发病发生后以标准剂量PPI静脉滴注,每12h1次,至少连续3d,当患者病情稳定可耐受肠内营养或已进食、临床症状开始好转或转入普通病房后可改为口服用药或逐渐停药。
综上所述,SU的预防建议综合考虑国内外指南推荐意见,针对危重患者进行预防,而不是出现应激性溃疡危险因素就需常规预防性使用PPI、H2RA等药物,且临床应用中还需早期白癜风怎么治疗白脉软膏对外伤白癜风治疗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