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讲堂第一讲脊髓损伤的作业治疗
2018-5-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中医大二院康复中心康复讲堂开讲啦!今天的第一讲,是来自窦艳玲老师的《脊髓损伤的作业治疗》,和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一、定义
脊髓损伤(SCI)是由于各种不同伤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使患者丧失部分或全部工作能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调查显示脊髓损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患者从初次损伤中存活下来,但大部分人留有残疾,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积极开展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对于预防和减少脊髓功能的进一步损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尽其最大可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并早日回归社会有重要意义。而作业治疗是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较为重要的治疗环节。
二、康复评定
脊髓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多种多样,与伤水平,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治疗前,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康复评定,为制定作业治疗计划提供可靠依据。
可以通过美国ASIA评定法来确定脊髓损伤的脊髓损伤平面、损伤程度、完全或不完全损伤。
作业治疗师除了会应用多种常规康复评定方式来了解脊髓损伤患者的损伤程度外,还会通过ICF(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PEO模式、临床推理模式、COPM(加拿大作业活动行为评估)等评定方法来深入的了解患者在躯体结构、活动、参与、环境中的受限程度,以及给患者带来各种障碍的具体因素。并且了解到患者的主观期望。为后续制定作业治疗目标提供具体依据。
三、作业治疗
通过上述的评定,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商定出贴近患者期望及现有能力的近远期作业治疗目标。根据短期作业治疗目标制定作业治疗计划,在计划中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职业、爱好、性格等因素,在提高患者活动能力的同时充分调动患者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期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业治疗师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简单有效的辅助器具,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顺利完成某些作业活动。
在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环境不能适应患者现有的功能时,作业治疗师会适当的改造环境使患者在其日常生活环境中能完成更多活动。
四、康复教育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需要学习有关脊髓损伤的基本知识及自我解决问题的方法
后期应了解如何在现实的家庭和社区的条件下进行康复训练,以利于患者出院后长期保持独立生活能力和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