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骨科成功开展颈椎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治

2021-6-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近日,我院骨科成功完成单开门+椎弓根螺钉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ofcervicalpos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OPLL)。

病例1:患者男性,41岁。主因“车祸伤致颈部及双上肢疼痛18小时”入院。患者胸骨角水平以下感觉减退,双侧上肢肌力减弱。经检查CT及MRI发现存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导致脊髓受压。经过输液等治疗,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

夏群主任仔细查看患者,系统阅片,组织全科进行病例讨论,认为该患者存在脊髓压迫,保守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满意,手术指征明确,可以行经3-6单开门,为了维持术后稳定性,可行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年12月15日,由科主任夏群教授主刀,周强副主任医师等作为助手,在麻醉医师团队及护理团队专业配合下,历时2小时完成了这台复杂的颈椎手术。术中进行颈3-6单开门,同时行颈3-6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门轴侧植骨,以达到最终的融合。

术后患者上肢疼痛症状明显改善,目前正在康复中。术后影像见椎弓根内固定及开门位置良好,减压充分。

病例2:患者男性,34岁,主因“双上肢麻木、左上肢及双下肢无力伴行走不稳逐渐加重1月余”入院。患者行走不稳症状呈现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多次摔倒。于外院就诊行颈椎CT及MRI检查示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并相应水平脊髓受压明显。患者及母亲了解病情后,慕名来我院找夏群主任就诊。

夏群主任查看病人并组织骨科脊柱团队进行多次阅片,反复讨论后认为:患者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伴有颈椎曲度不良,颈脊髓严重受压,已经出现锥体束征,最严重的节段椎管侵占率达80%,意外导致瘫痪的可能性大,手术指征强,最终方案为颈3-5单开门,同时行颈2-6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年12月30日,在我院麻醉护理团队支持下,由科主任夏群教授主刀,井万里副主任医师等作为助手完成手术。术中完成颈3-5单开门,进行所有压迫节段的减压,并行颈2-6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不仅固定了不稳节段,还实现改善部分曲度的目的。

患者术后第3日拔除引流管后,已经下地活动,行走不稳症状较前明显好转,左上肢力量较前明显增加。术后影像见椎弓根位置良好,开门角度适度,减压充分。

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已被公认为是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最强的内固定方法。但由于脊柱解剖结构较为复杂,椎弓根周围毗邻椎动脉、脊髓、神经根等重要结构,且患者椎弓根形态个体差异较大,医生根据解剖学标志和术中透视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时常出现螺钉置入不精准甚至失败,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血管、神经或脊髓损伤,从而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文献报道普通透视下徒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螺钉错位率达到3%-50.3%,受其风险影响,此技术开展受到很大的局限,医院开展较少。

一个月以来,夏群主任已带领一中心骨科脊柱团队成功完成了两例单开门+椎弓根螺钉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术后均效果良好。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开展,标志我科脊柱诊疗水平迈上了更高的台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bj/11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