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考试倒计时24天点击刷题打

2021-10-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距离初级护师考试还有24天

昨日考点:外科护理学-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2

今日考点:外科护理学-麻醉病人的护理

1、题干:患者,女,40岁。局麻下行背部脂肪瘤切除术。手术刚开始,患者不安、烦躁,很快呼吸急促、脉快,此时首要措施是

A、停用局麻药B、用镇痛药C、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D、给予地西泮E、加速输液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当药物剂量大或者病人耐受性差时会出现毒性反应,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烦躁不安、言语不清、惊厥、抽搐、昏迷、眩晕、耳鸣等)和心血管系统(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的症状,一旦发生毒性反应,首先应该立即停药(A对BCDE错)。

2、题干:属于酰胺类的局麻药是

A、普鲁卡因B、丁卡因C、可卡因D、利多卡因E、氯普鲁卡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血液吸收后或静脉给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和抑制双相作用(D对);普鲁卡因属短效脂类局麻药,亲脂性低,对黏膜的穿透力弱(A错);丁卡因也属于脂类局麻药(B错);可卡因脂类麻醉药(C错);盐酸氯普鲁卡因属苯甲酸酯类的局部麻醉药(E错)。

3、题干:局麻时通常在ml的局麻药中加入0.1%的肾上腺素是

A、0.1mlB、0.3mlC、0.5mlD、0.8mlE、1ml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局部麻醉药常加入肾上腺素,可以大大延长局麻的效应期。它是通过收缩局麻注药部位的血管,从而延长局麻药在被吸收入血并被代谢之前在注射部位存留的时间。一般在ml局麻药中加入0.1%肾上腺素0.2~0.4ml(B对ACDE错)。但禁用患有于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甲亢和糖尿病的患者。

4、题干:局部浸润麻醉最常用的药物是

A、0.5%利多卡因B、2%丁卡因C、1%丁卡因D、2%硫喷妥钠E、1%普鲁卡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局部浸润麻醉最常用0.5%普鲁卡因或0.25%~0.5%利多卡因(A对E错);丁卡因对粘膜的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BC错);硫喷妥钠为静脉麻醉药(D错)。

5、题干:患者,女,37岁。局麻下行腹壁脂肪瘤手术,手术开始9分钟,患者出现紧张不安,呼吸、心率加快,血压增高,抽搐等,考虑可能是局麻药中毒,首要的处理措施是

A、注射普萘洛尔B、注射硫喷妥钠C、注射阿托品D、停用局麻药E、人工辅助通气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对局麻药中毒患者应立即停止用药,尽早给氧,加强通气,已发生抽搐的患者一般静脉注射硫喷妥钠可缓解症状(D对ABCE错)。

6、题干:下列属于低平面蛛网膜下隙阻滞的平面范围是

A、T2~T4B、T4~T10C、T10以下D、T6~T12E、C5~T6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隙,阻断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而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麻醉作用称为蛛网膜下隙阻滞,又称腰麻,阻滞平面达到或低于T10为低平面(C对);高于T10但低于T4为中平面,如高至T4或以上为高平面腰麻(现已不用)(ABDE错)。

7、题干:腰椎穿刺后的病人颅压过低引起头痛的机制是

A、脑部血液循环障碍B、脑代谢障碍C、脑部缺血缺氧D、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E、脑膜受刺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可能引起头痛的原因是腰椎穿刺时由于脑脊液失去较多,颅内压降低,使颅内静脉窦及静脉扩张或牵引而引起头痛(D对ABCE错)。

8、题干:患者,女,54岁。手术前行腰麻,当麻醉穿刺注药后,血压立即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麻药注入过缓B、麻醉平面过低C、交感神经抑制D、穿刺部位出血E、缺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腰麻即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术中并发症包括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其中血压下降主要是由于局麻药作用于交感神经抑制其作用,导致血管扩张而引起血压下降,严重血压下降则应考虑是否发生了全脊髓麻醉(C对);麻药注入过缓、麻醉平面过低、穿刺部位出血、吸氧不会引起患者血压降低(ABDE错)。

9、题干:不属于局部麻醉的是

A、神经阻滞B、区域阻滞C、硬膜外阻滞D、臂丛阻滞E、颈丛阻滞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局部麻醉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并可以保持患者意识清醒,适用于浅表、局限的手术,常见的局部麻醉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神经麻醉及神经丛阻滞五类。硬膜外阻滞属于椎管内麻醉的一种,指将麻醉用药注射到硬脊膜外间隙,阻滞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其所支区域的感觉和(或)运动功能消失的麻醉方法(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神经阻滞麻醉临床常用臂丛神经阻滞、颈丛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和指(趾)神经阻滞(ABDE对)。

10、题干:麻醉前应用抗胆碱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呼吸道分泌物B、稳定情绪C、催眠D、预防局部麻药中毒E、强化麻醉效果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一般麻醉前用药以镇静药和抗胆碱药为主,使用抗胆碱药可以减少迷走神经的兴奋,减少胆碱能神经递质的释放,抑制呼吸道腺体的分泌功能,减少唾液分泌,以防发生误吸(A对BCDE错)。

11、题干:麻醉前准备不包括

A、进行心理护理B、了解患者各系统功能C、纠正患者生理功能紊乱D、麻醉用具及药物的准备E、手术区备皮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手术区备皮属于手术前准备,并不属于麻醉前准备(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麻醉前准备有:麻醉前病情评估,了解患者各系统功能;纠正或改善病理生理状态,使病人耐受麻醉;进行访视时做好心理护理,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麻醉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6小时,以防止麻醉后呼吸道误吸或呕吐;麻醉前做好麻醉设备、用具及药品的准备,同时应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麻醉前用药应根据麻醉方法和病情来选择用药的种类、用量、给药途径和时间,一般全麻病人以镇静药和抗胆碱药为主(ABCD对)。

12、题干:预防局麻药中毒的措施中,下列与其无关的是

A、限量使用麻醉药B、限制麻醉药浓度C、注射速度快D、增强患者体质E、在局麻药中加入适量的肾上腺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局部麻醉药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起抑制作用,但中毒时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心脏抑制、血管扩张等,从而出现有关症状,因此临床中使用时需积极预防中毒反应的发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注射麻醉药物时需缓慢推注,及时观察患者反应,出现异常情况时要立即停止注射(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每次用药量不超过限量(A对);针对不同人群、年龄与疾病需限制麻药浓度(B对);增强患者体质,可增强患者对抗毒性反应的能力(D对);局麻药中加入适量的肾上腺素可使局部的血管收缩,减慢药物的吸收,延长局麻时间,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用量,减少因局麻药吸收引起的不良反应(E对)。

13、题干:吸入麻醉患者的护理,应特别警惕发生

A、肺膨胀不全B、肺气肿C、胸膜渗出D、支气管扩张E、咯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吸入性麻醉的麻醉药脂溶性较大,绝大多数经呼吸道排出;若患者术后发生肺不张则无法建立有效呼吸,麻醉药物不能排出使患者处于麻醉状态,影响代谢及术后恢复,因此对于吸入麻醉患者应特别警惕肺膨胀不全的发生(A对BCDE错)。

14、题干: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A、全脊椎麻醉B、脊神经根损伤C、硬膜外血肿D、硬膜外感染E、硬膜外导管折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是指将麻醉用药注射到硬脊膜外间隙、阻滞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其支配区域的感觉和或运动功能消失的一种麻醉方法。最常见且最危险的为全脊椎麻醉,患者可在注药后几分钟内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模糊或消失,继而呼吸停止(A对);其他并发症为一般并发症(BCDE错)。

15、题干:患者,男,34岁。腰麻下行阑尾切除术后发生尿潴留,其主要原因是

A、手术部位疼痛B、不习惯病室排尿C、不习惯卧床排尿D、精神紧张E、麻醉反应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患者手术接受腰麻,是指将局麻药物注入到蛛网膜下隙、阻断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而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麻醉方式。尿潴留是腰麻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因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纤维较细,对局麻药较为敏感,阻滞后恢复较晚,即使皮肤感觉恢复仍可发生。所以腰麻后容易发生尿潴留(E对ABCD错)。

16、题干:患者,女,30岁。在局麻下行右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麻醉后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心率增快。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吸氧B、加大麻醉药剂量C、静脉输液D、监测血压E、应用镇静剂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局麻药物使用不当会出现中毒反应,程度较重者可表现为气促,甚至有窒息感,随中毒的加重,病人的呼吸频率和深度明显增加,烦躁不安,缺氧,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紫绀,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或波动剧烈,继之可出现肌张力增加,肌肉震颤,直至惊厥发生,呼吸肌痉挛可导致呼吸停止,心律因缺氧而紊乱,最终则发生呼吸、心搏停止,此时应立即停止继续给药,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给氧,轻度的毒性反应多属一过性的,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即能很快恢复,但吸氧可使病人的主观感觉明显改善,有时病人极其紧张甚至烦躁,可给以镇静剂如安定静注(B错,为本题正确答案;ACDE对)。

17、题干:全身麻醉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意识丧失B、运动障碍C、镇痛D、反射活动减弱E、肌肉松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的一种方法,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全身麻醉后患者神志消失,恢复后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运动障碍(B错,为本题正确答案;ACDE对)。

18、题干: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用药,错误的是

A、常用剂量为0.5mgB、可预防局麻药中毒C、心动过速者不宜应用D、可减少呼吸道的分泌E、麻醉前半小时肌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阿托品作为抗胆碱药,主要作用为抑制涎腺、呼吸道腺体分泌,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故不能够预防局麻药中毒。(B对)

19、题干:患者女,50岁。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尚未清醒,其卧位应取

A、平卧位B、半卧位C、侧卧位D、俯卧位E、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全麻病人未清醒前应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的体位,通常要求6~8小时。这主要是因为麻醉后病人较容易发生呕吐误吸,严重的时候还可能因窒息而危及病人的生命。若采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的体位,则可以在病人出现呕吐时及时清除呕吐物,避免出现误吸甚至窒息的情况。(E对)

20、题干:硬膜外麻醉的妇科腹部手术病人平卧的时间为

A、2~4hB、4~6hC、6~8hD、8~10hE、10~12h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硬膜外麻醉穿刺时不穿透蛛网膜,不会引起头痛,但因交感神经阻滞后.血压多受影响,故术后需要平卧4~6小时.但不必去枕,麻醉后血压、脉搏平稳后即可按手术本身需要采取适当卧位。(B对)

21、题干:中位硬膜外阻滞的范围是

A、颈5~胸6之间B、胸6~胸12之间C、胸8~腰1D、腰部各棘突间隙E、经骶裂孔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高位硬膜外阻滞在颈5一胸6之间;中位硬膜外阻滞在胸6一胸12之间(B对);低位硬膜外阻滞在腰部各棘突间隙;骶管阻滞在骶裂孔穿刺。

22、题干:局部浸润麻醉最常用的药物是

A、0.5%利多卡因B、2%丁卡因C、1%丁卡因D、2%硫喷妥钠E、1%普鲁卡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局部浸润麻醉常用药为0.5%普鲁卡因或0.25%~0.5%利多卡因。

23、题干:患者,女,30岁。经确诊患有畸胎瘤,经手术回病房后2小时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肌紧张、呼吸急促、出汗等症状,一般所引起的原因是

A、感染B、强烈疼痛C、心脏病D、心理紧张E、尿潴留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疼痛对患者是一种伤害性刺激。强烈疼痛可使患者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肌紧张、呼吸急促、出汗、恶心、呕吐。严重的影响患者手术的恢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4、题干: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脊膜外腔阻滞者,术后可进食的时间为

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肠蠕动恢复E、肛门排气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脊膜外腔阻滞者,术后3~6小时即可进食

25、题干:全身麻醉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高血压B、低血压C、室性心律失常D、心搏停止E、术后恶心呕吐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心搏停止是全身麻醉中最严重的并发症。

26、题干:患者,女,50岁。全麻下行开颅手术,术后已清醒,应采取的体位是

A、半卧位B、平卧位C、头高斜坡位D、平卧头转向一侧E、侧卧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开颅手术在全麻手术后,麻醉未清醒前应平卧,头转向健侧。清醒后生命体征平稳可取头高位(枕上枕头),防止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休克患者取头低位,躁动不安者要约束四肢或加床档。根据患者全麻手术后已清醒,故应采取的体位是头高斜坡位。

27、题干:硬膜外麻醉手术后应取

A、去枕平卧B、平卧位C、半卧位D、侧卧位E、俯卧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硬膜外麻醉穿刺时不穿透蛛网膜,不会引起头痛,但因交感神经阻滞后,血压多受影响,故术后需要平卧4~6小时,但不必去枕,麻醉后血压、脉搏平稳后即可按手术本身需要采取适当卧位。(B对)

28、题干: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A、全脊髓麻醉B、脊神经根损伤C、硬膜外血肿D、硬膜外感染E、硬膜外导管折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是指将麻醉用药注射到硬脊膜外间隙、阻滞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其支配区域的感觉和或运动功能消失的一种麻醉方法。最常见且最危险的为全脊髓麻醉,患者可在注药后几分钟内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模糊或消失,继而呼吸停止(A对);其他并发症为一般并发症(BCDE错)。

A.正确回答问题B.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C.睫毛反射恢复D.舌后坠E.防止意外损伤

29、题干:全麻患者清醒前最重要的护理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麻醉主要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其中麻醉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其抑制,病人的意识和痛觉消失、肌肉松弛、反射活动减弱称为全身麻醉。对于全身麻醉的患者,手术清醒前应给予患者去枕平卧状态6-8小时,且注意将患者头偏侧,以防出现舌后坠及呕吐引发患者窒息(B对ACDE错)。

A.正确回答问题B.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C.睫毛反射恢复D.舌后坠E.防止意外损伤

30、题干:全麻术后出现鼾声,表明患者可能出现()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全麻患者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观察患者呼吸情况,保持患者呼吸通畅,若患者出现鼾声则提示患者呼吸道不畅,可能发生舌后坠、舌痉挛、呼吸道粘液堵塞等呼吸道梗阻症状(D对);全麻患者术后能够正确回答问题为患者清醒的标志(A错);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为全麻未清醒者术后体位(B错);睫毛反射是检查意识状态的一种手段,但不能作为全麻患者是否清醒的标志(C错);防止意外损伤是全麻未清醒患者护理的一部分(E错)。

A.正确回答问题B.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C.睫毛反射恢复D.舌后坠E.防止意外损伤

31、题干:判断全麻患者完全清醒的标志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全麻患者术后应注意判断患者恢复清醒的一般状态,其中正确回答问题是全麻患者完全清醒的标志(A对);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为全麻未清醒者术后体位(B错);睫毛反射是检查意识状态的一种手段,但不能作为全麻患者是否清醒的标志(C错);舌后坠可引起全麻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应注意做好预防及处理(D错);防止意外损伤是全麻未清醒患者护理的一部分(E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bj/122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