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一下腓总神经损伤右脚下垂

2021-1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由于腓总神经在腓骨颈部,位置表浅,并在骨表面,周围软组织少,与周围组织相对固定,一旦受伤害,没有躲避、退让的余地,因而常常受损。那么腓总神经损伤表现有哪些呢?腓总神经损伤常因外伤引起,主要表现为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腓总神经绕行腓骨颈处位置表浅,且与骨膜紧贴,故腓骨颈骨折或使用固定器材不当时可受累及,引起小腿伸肌瘫痪而导致足下垂。分为腓浅神经、腓深神经和胫前返神经三个终末支腓浅神经

行于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之间,分出肌支支配上述两肌;本干至小腿中、下1/3交界处穿深筋膜至皮下,分布于足背及趾背的大部分皮肤。

腓深神经穿过腓骨长肌起端,进入前肌群,伴随胫前血管下降,沿途分出肌支支配小腿前肌群和足背肌,皮支分布于第1、2趾相邻的皮肤。胫前返神经与胫前返动脉伴行。如上石膏或夹板前在腓骨头后加用衬垫保护,腘窝或腓骨头处手术时应防止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应尽早治疗,多数可通过神经直接吻合进行修复,如果神经缺损过大,可考虑选用自体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临床治疗表明,伤后3个月以内手术的效果最好。闭合性腓总神经伤尽管有自行恢复的可能,但也应尽早手术探查,行松解术、吻合术或神经移植术,如无恢复,可转移胫后肌或行三关节融合术,以改善功能。感觉障碍不在负重区,可不处理。

诊断检查

1.扣击试验(Tinel征):局部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性痛并有麻痛感向该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表示为神经损伤部位。

2.出汗试验检查:神经损伤后,支配区的皮肤发冷、无汗、光滑、萎缩,可在手指掌侧涂2%碘溶液,干后涂抹一层淀粉,然后用灯烤,或饮热水后适当运动使病人出汗,出汗后变为兰色。

3.电生理检查:时患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下降,波间期延长,而受腓总神经支配的肌肉无肌电电位。

腓总神经常见损伤原因

1.撞击、挤压、冷冻、电击、放射性伤、火器伤等外伤引起;

2.代谢障碍(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和麻风等引起;

3.腓骨小头或腓骨颈骨折、腓关节后脱位等;

4.医源性神经损伤,如小腿石膏固定太紧,牵拉,长时间压迫等。

腓总神经损伤康复

(1)早期康复◆可进行运动疗法,若是神经损伤较轻时早期可考虑主动运动训练,被动运动需在无痛范围、正常关节活动范围中进行,速度需慢,在术后需充分固定后进行。◆采取理疗方法,如温热疗法、激光疗法、水疗等。◆使用矫形器治疗,利用足托或穿矫形鞋使踝保持在90度,如足吊带、AFO、踝支具。

(2)恢复期康复在急性期的炎症水肿消退后,进入恢复期康复,主要是促进神经再生,保持肌肉质量,增强肌力,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物理疗法包括神经电场法、脉冲电磁场法。药物治疗包括使用神经节苷脂、神经营养因子等。在增强肌力以及运动功能恢复方面,运动疗法的运动量需从助力运动到主动运动,再到抗阻运动过程逐渐推进,动作需缓慢且范围尽量大,配合物理治疗效果会更佳。

◆肌力在1-2级时,进行助力运动,借助滑轮悬吊带、滑板、水浮力来减轻重力运动;◆肌力在2-3级时,采用范围较大的助力运动、主动运动,并逐渐减少辅助力量,注意肌肉的过度疲劳;◆肌力在3-4级时,开始进行抗阻运动,借助哑铃、沙袋、胶皮条等。

腓总神经损伤锻炼方法

一、腓总神经损伤后,踝足关节向上的力量将被极大减弱,致使足部下垂。所以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要努力使脚被抬起,做到脚与小腿呈90度。除此之外,患者也可在晚上用石膏把裸露的关节固定在90度,同样能起到康复锻炼的作用。   

二、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在神经损伤后,足底和足背的感知力明显减弱。为了尽可能地保持踝关节的功能,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做踝关节伸展和屈曲的运动。此外,患者还可以选择绷带或康复器材来维持踝关节的屈伸。 

三、腓总神经损伤后,容易引起小腿外侧麻木,踝关节及脚趾伸直无力。在这种情况下,又很容易造成小腿外侧的肌肉失神经萎缩,也容易导致踝关节和脚趾的屈伸受限。特别是在长时间的不活动之后,患者的脚踝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肿胀和疼痛。针对此等情形,患者可以利用针灸来刺激小腿肌肉,避免肌肉萎缩。   

腓总神经损伤治疗起来虽然并不困难,但是它的康复训练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腓总神经损伤算是相对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多是由外伤引起。最常见的动作跷二郎腿,时间过久就会引起腓总神经损伤。因此,我们需要照顾好自己,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维持一个姿势不动。

五龙荣肌汤

主方组成:天龙、地龙、五爪龙、川江龙、活血龙黄芪、党参、茯苓、杜仲、西洋参、葛根、山茱萸、煅牡蛎、当归、炮山甲、白术、甘草。功效:健脾益气、活血通络、补肝益肾。主治病症:重症肌无力、腓总神经损伤、运动神经元、眼睑下垂、周围神经损伤肌萎缩等以肌肉痿痹不用、肌力减弱、变性、肌肉萎缩及支配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临床运用:五龙荣肌汤是王世龙医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通过对多名身患肌肉痿痹不用的患者的救治总结出来的一个处方。根据对古代经典理论和方剂的研究,结合自身治疗经验,处方从肺、脾、肝、肾不同方面立意调整,分步骤的治疗萎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辨证要点:主症: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甚至瘫痪、肌肉萎缩、肌肉无力、睑垂呛咳等证。多见周围神经病变、脊髓病变、肌萎缩侧束硬化、周期性麻痹。运动神经元性疾病,重症肌无力。

主要常见证型肺热津伤:发热多汗,热退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呛咳咽燥、便干、尿短黄。舌质红、苔黄、脉细数。湿热浸淫:身体困重、尤以下肢为重、伴胸脘痞闷。或发热、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脾胃虚弱:起病缓慢、肢软无力、时好时差、甚则肌肉萎缩、伴神倦乏力、食少便溏、气短自汗、面色少华。舌淡或有齿印、苔腻肝肾亏虚:病久肢体痿软不用、肌肉萎缩、形瘦骨立、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二便失禁。舌红绛、少苔、脉细数。瘀阻脉络:四肢痿软、麻木不仁、伴肌肤甲错或拘挛疼痛。舌质紫暗、脉涩。在治疗上述病症中,王世龙医师会采用五龙荣肌汤主方并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依据辩证结果依次从健脾益气、养血补肝、强肾固元三个步骤进行治疗。并根据病位的差异调整对应五脏的五味主药的剂量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平衡气血阴阳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bj/123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