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故事规范的严重创伤救治体系救她于
2020-9-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双侧多根肋骨骨折、右侧肩胛骨骨折、左侧尺骨骨折、双肺胸腔积液合并双下肺肺不张、气胸、纵膈气肿,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
年1月21日凌晨2点,当大家都在熟睡的时候,医院急诊室里却灯火通明,这里集结了来自创伤骨科、急诊外科、重症监护、胸外科、神经外科的专家。如此庞大的专家团队只为一件事,救活面前这位通过救援专机不远千里送来救治的危重伤患者夏某。
正是规范的严重创伤救治体系绿色通道,为她重新开启即将关闭的生命之门。
如此严重的伤情,究竟发生了什么?
拿着她的胸片,专家们不禁倒吸一口气。本应对称排列的两侧12根肋骨中,左侧9根、右侧8根均在暴力作用下全部向内弯曲折断,断开的肋骨又刺向肺部……
年1月19日,家住新疆佳木斯的夏某乘车随家人外出途中出现了车祸,瞬间暴力撞击下,夏某胸部撕心裂肺剧痛,甚至无法呼吸。医院立即实施气管切开等对症处理。经过检查,志敏受的是严重多发伤。(注:多发伤指的是同一致伤原因引起的两处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一般伤情错综复杂,涉及多个部位和器官,常常因感染、出血、脏器破裂、脏器衰竭、重度骨折等而危及生命。)医院由于条件及水平所限,建议医院,通过北京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空中救援系统,空运到医院,以期得到更加专业的多学科专家联合救治。
创伤救治体系绿色通道救她于生死一线间
21日凌晨,夏某在救援专机的护送下直接来到医院。医院之前,医院严重创伤救治小组的专家们已经等候在急诊大厅,并根据前期获得的患者资料,做好了相关的准备工作。医院就开始了紧张而又有条不紊的生命支持。经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专家们决定先将错位的肋骨复位固定。
可这时,一个艰难的问题又摆在了医生的眼前,夏某胸部CT的结果显示,她的第5胸椎爆裂骨折。而这种不稳定的骨折更具危险性,因为微小的外力就可能造成脊髓损伤(如图↑↑),患者很有可能发生高位截瘫。
创伤骨科主任姜保国教授马上调整救治方案:先制动,不可随便搬移患者,同时手术方案采取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接骨板固定术与胸椎骨折闭合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急诊同期完成。
一天天好转“我活了!”
在医院专家团队的积极救治和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顾下,夏某闯过一个个感染关、出血关、电解质紊乱关……慢慢有了自主呼吸,再慢慢脱离呼吸机。年2月5日,她完全脱离生命危险,顺利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进行下一阶段的康复治疗。
患者家属拉住创伤骨科王天兵主任医师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首都的医生!医院培养了这么多优秀的专家,帮我妹妹捡回了一条命!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姜保国:严重创伤救治要规范
由于中国创伤数量的持续增高,使得创伤救治系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目前存在的院前急救不规范,院前转运时间长、医院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医院通常是在没有任何预警的状态下,突然接诊严重创伤病人。医院院长、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姜保国教授介绍,像志敏这样严重创伤的病人往往是多发伤,多系统、多器官以及机体多个部位被波及,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换机制;加强院内多学科合作——建立急诊、ICU、创伤相关外科专业人员集中治疗创伤病人,即由多学科医生组成的严重创伤救治团队负责急诊复苏、生命支持及确定性手术、危重期的规范化护理等各个环节。
近期医院已经成功收治了3位由外地经空中急救系统转运的严重多发伤患者(ISS≥25),经过多学科合作下的规范救治,这3名患者都已脱离了生命危险。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