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儿童康复科
2021-7-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医院
儿童康复科
科室简介
医院是常州地区较早开展康复医医院。儿童康复科为该院的重点发展科室,是医院康复医学科(常州市临床重点专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室主要服务于因脑性瘫痪,运动发育迟缓,后天脑损伤(包括脑外伤,脑膜炎,脑血管意外等),脊髓性肌萎缩、肌营养不良等肌肉骨骼发育障碍引起运动发育障碍的儿童;同时对高危儿、早产儿的运动发育迟缓,及各类原因导致的言语发育迟缓进行早期筛查和康复干预。
通过细致化、针对性评估,结合家长迫切的康复需求,制定以功能为导向的康复目标,以康复小组模式(包括医师、治疗师、护士、护工、家长)开展全方位康复治疗,定期跟踪、分析康复进展,根据需求给出专业的家庭康复建议。科室主要开展临床治疗,粗大运动功能康复,精细运动功能康复,言语及吞咽功能康复,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儿童智力评估,儿童心理干预,沙盘游戏治疗,常规物理因子治疗及中医传统康复。
科室现有物理治疗师7人,作业治疗师4人,感觉统合训练师2人,言语治疗师2人,理疗师2人,传统康复治疗师1人,儿童心理咨询师1人。
儿童康复科力求在“整体康复”理念的指导下,最大限度帮助每一位来院儿童“快乐康复,快乐成长”。
主要干预措施
1.物理治疗
通过功能训练或运动疗法,结合儿童的正常发育特点,促进孩子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能力的发育。
2.作业疗法
通过有目的的设计上肢游戏活动或作业活动,改善孩子的上肢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如洗脸、刷牙、进食、穿脱衣物、书写等。通过系统的评估,在加强训练儿童各项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发挥环境因素中的有利部分,结合必要的辅具改造帮助儿童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校内学习能力。
3.言语治疗
通过系统地评估、分析造成言语或吞咽障碍的原因,针对出现控制障碍的口部肌肉或其他器官进行康复治疗,最大限度改善其进食能力或言语表达能力。
4.感觉统合训练
通过提供视觉、触觉、前庭感觉、本体觉等多种刺激的全身运动,改善其正确处理多种感觉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小孩运动、生活和学习的能力。以此降低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抚养模式对儿童成长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5.物理因子及器械治疗
利用包括电、声、光、磁、力、智能器械设备辅助运动等元素促进患儿大脑功能发育,降低痉挛肌肉的紧张状态,提高瘫痪肌肉的兴奋性,从而抑制异常运动模式,改善儿童的整体运动功能表现。
6.其他相关治疗
①.三维动作捕捉分析系统
通过让患者用运动的方法操控游戏,查看患者的训练结果。通过3D测距摄像头捕捉患者的影像,将影像传输至软件进行分析利用,结合所处的场景,完成训练的内容。通过丰富的训练项目,进行躯干姿势控制、坐站转换、上肢运动、步行、平衡、膝关节与下肢运动、模拟ADL训练、强化训练多种虚拟游戏。人机互动,游戏中训练,增加患者训练兴趣,增强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关节活动度和平衡能力,增强肌力,改善步行能力,改善心肺功能。
②.辅助训练器具
脑瘫、SMA、小儿麻痹、脊髓损伤及脑外伤等原因往往导致上下肢功能较弱,早期无法及时习得坐位、站位和步行的能力。通过借助各类辅助训练器具可以使该类儿童尽早获得相关运动功能体验,确保下肢站立时正确的生物力线,避免髋关节脱位等继发性问题;上肢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褥疮,预防深静脉血栓,改善心理,增强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③ELF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
本训练系统根据肢体阻力和关节僵硬程度,有效安全地调节牵伸强度和关节运动范围,并能够在屈伸的极限位置针对挛缩/痉挛实施最“充分”的对抗牵伸,从而针对性地松弛关节,缓解肌肉韧带僵硬,降低异常增高的肌张力,拉伸肌肉韧带,增大关节活动范围。
儿童康复治疗部主要负责人简介:
周积江医院康复治疗部副主任
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自年起追随香港康复专家李瑞炎院长学习儿童康复治疗。先后参加华东地区中美CPN培训,ICB矫正鞋垫制作培训,北京“我们的家园”脑瘫儿童物理治疗实践培训。曾于深圳,香港多地参观学习。在脑性瘫痪、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物理康复治疗方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获奖情况:
先后获得年江苏省康复治疗师岗位技能大赛儿童组“团体二等奖”,年首届“科学杯”全国临床康复技能大赛第一名“特等奖”,年江苏省康复治疗师岗位技能大赛儿童组“最佳治疗师”称号。
学会任职:
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长三角康复治疗师联合体”理事
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专业委员会神经康复学组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专业委员会感觉统合学组委员
如需咨询帮助,请联系我们
电话,,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