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综合

2022-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病毒式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表现为下尿路贮尿和排空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其复杂性,对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治疗一直是临床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常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间歇导尿和口服药物治疗。

河南中医院康复科的温老师,通过磁刺激,电刺激,针灸,艾灸等多种康复治疗手段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例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所引起的尿潴留的康复治疗。

病例情况:

张先生,32岁,正当而立之年,然而由于一次意外,不幸伤及脊髓,致脐以下感觉丧失、双下肢瘫痪,二便障碍,尿潴留,大便困难。

专科检查情况:

双上肢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双下肢肌肉萎缩,肌张力降低,肌力0级。感觉平面:痛觉:T10正常,T11消失。运动平面:T2-L1之间。神经损伤:双侧T10。肛周无感觉、运动。双下肢腱反射消失,双巴氏征(-),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thel指数)20分。尿动力检查:逼尿肌无收缩,每日需间歇导尿5次。

初步诊断:

1、脊髓损伤。

2、神经源性膀胱。

3、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

4、胸椎骨折术后。

5、截瘫。

康复治疗:

磁刺激,选用设备内置“脊髓损伤-排尿障碍”方案(频率15Hz,脉冲数,治疗时间20分钟),刺激骶3神经。

电刺激(刺激逼尿肌,促进排尿),针灸(腹部:中级、曲骨、关元、外水道、外归来。背部:肾俞、大肠俞、中髎、次髎、会阳、秩边透水道),

艾灸(神阙、足三里、三阴交,温通经络,温补气血,调理二便),其他治疗(饮水计划,药物治疗等)

治疗效果:

治疗一个周期(10次)后出现漏尿,目前治疗两个周期(20次),扳机点(耻骨联合)叩击,可排尿-ml。间歇导尿改为由治疗前5次减至2次。

小结:

从完全性的尿潴留,到患者叩击膀胱排尿,有效减少了间歇导尿次数,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患者仍在坚持治疗,相信通过综合康复治疗可以使张先生的情况越来越好。

温老师曾在伟思医学中心云课堂进行康复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案例分享,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cs/125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