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基本的急救

2020-6-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想一想

你会做心肺复苏吗

假设你的亲人哪一天倒在你的脚下

你有能力帮助TA脱离危险吗?

这篇文章不仅讲述了“心肺复苏”的具体做法

还有一些急救常识

为了关心的人请谨记于心

并祝愿你

永远不要有用到的那一天

01

3C操作

检查周围环境。评估情境。周围有没有可能让你受到伤害的危险性物品?你或者受害人是不是面临火灾、有毒烟雾或气体、不稳定的建筑物、带电的电线和其他危险情况?不要在自己有可能也成为受害者的情况下贸然进入。

如果接近受害人会危及你的生命,立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他们受过更高层次的训练,知道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如果你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急救也是无用的。

呼救。如果你觉得有人受了重伤,立即给专业人士或急救站打电话。如果你是唯一在现场的人,在呼救之前先尽量试着恢复患者的呼吸。不要让受害者单独一个人待很长时间。

照顾病人。要照顾刚刚经历严重创伤的人,这里所说的“照顾”包括物理治疗和情感支持。记住,保持冷静,让对方放心;让对方知道救援已经在路上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02

照顾失去意识的人

确认对方是否有回应。如果一个人没有意识,试着轻轻挠他们的双手和双脚,或跟他们说话来唤醒他们。如果他们没有回应的你活动、声音、触摸或其他刺激,判断他们是否还有呼吸。

检查呼吸和脉搏。如果一个人失去意识,无法被唤醒,检查呼吸:观察胸部有无起伏;听空气进出的声音;用侧脸感觉空气。如果呼吸征象不明显,检查是否有脉搏。

如果对方仍然没有反应,准备进行心肺复苏。如果对方的脊髓应该没有受伤,那么应将对方放平,为仰卧位,打开气道。如果怀疑有脊髓损伤,要是伤者有呼吸,就放置原位不动;要是这个人开始呕吐了,就让他侧躺,防止窒息。

头和颈部呈一条直线。

托着患者的头,小心地让他们仰卧。

抬起下巴,打开气道。

心肺复苏以30次胸外按压加2次人工呼吸作为一个循环。将双手叠在一起,放在胸部正中,略低于乳头连线的位置,以大约5厘米的深度、每分钟次的速率进行按压。30次按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并检查生命体征。如果呼吸被堵塞了,就要重新开放气道。保证头部稍向后仰,舌头没有堵塞气道。继续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循环,直到有人接替你。

记住心肺复苏的ABC。心肺复苏的ABC是你需要掌握的三个关键。在进行急救心肺复苏时要经常检查这三件事。

气道(Airway)。这个人气道通畅吗?

呼吸(Breathing)。患者有没有呼吸?

循环(Circulation)。这个人在主要的脉搏点(手腕、颈动脉、腹股沟)有没有脉搏?

(文末有详细心肺复苏与人工呼吸要点及注意事项)

在你等待医疗救助时,给患者保温。如果有,给患者披一条毛巾或毯子;如果没有,脱下一些自己的衣服(如外套或夹克),并用它给患者盖上,直到医疗救护人员抵达。

留心注意事项。当你实施急救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事情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做的:

不要给失去意识的人喝水。这可能会引起窒息,或有潜在的窒息可能。

不要留下患者自己一个人。除非你需要打电话求助,否则要一直和对方在一起。

不要用枕头支起一个失去意识的人。

不要用水拍打或泼失去意识的人的脸。这都是电影里的噱头。

03

处理急救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

先止血。当你确定受害者有呼吸和脉搏之后,下一个最重要的事应该是控制出血。止血是你能为救助创伤患者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在使用其他止血方法之前,先直接按压伤口。你可以搜索与以下条目相关的文章,了解你可以采取哪些更详细的步骤。

处理枪伤。枪伤很严重,而且不可预知。继续阅读,了解在为遭到枪伤的人治疗时的特殊之处。

下一步处理休克。休克通常会引起体内血流减少,经常伴随着物理创伤,有时也会有心理创伤。一个人在休克时通常肢端发凉、皮肤湿冷、烦躁或有精神状态的改变、脸部和口周皮肤苍白。休克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任何经历严重创伤或危及生命的情况都有休克的风险。

骨折急救。骨折很常见,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处理:

固定患侧。确保骨折侧不能移动,也不能用来支撑身体的其他部位。

镇痛。通常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块来完成。

做夹板。一捆报纸和坚固的磁带条可以做到这一点。例如,手指骨折也可以用另一根手指作为稳定夹板。

如果必要,使用吊带。将衬衫或枕套围在患侧上肢,然后围在肩膀上。

帮助窒息的受害者。窒息能在几分钟内导致死亡或永久性脑损伤。阅读相关文章,学习帮助窒息者的方法。文章包括如何帮助儿童和成人窒息受害者。

帮助窒息者的方法之一是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方法是站在受害者的背后,双手抱住患者,位置要高于肚脐低于胸骨。向上用力推,使空气从肺部排出,重复动作,直到你成功将物体从气管中清理出来。

学习如何处理烧伤。一、二度烧伤的处理为冷水浸泡(不含冰)。不要用面霜、黄油或其他药膏,不要挑破水泡。三度烧伤应盖上湿布。去掉烧伤部位的衣物和首饰,但不要试图清理和烧伤部位粘连的烧焦的衣物。

小心脑震荡。如果受害人头部遭受打击,找找有没有脑震荡的迹象。常见的症状包括:

外伤后意识丧失

定向障碍或记忆障碍

眩晕

恶心

嗜睡

处理脊髓损伤患者。如果你怀疑对方有脊柱损伤,除非他们马上就要有危险,否则绝对不要移动受害人的头、颈和背部,这一点非常重要。你在实施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时也要特别小心。阅读相关文章,了解该怎样做。

04

处理急救中可能遇到的少见情况

帮助癫痫发作的人。对于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癫痫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幸运的是,帮助癫痫发作的人相对于帮助受到创伤的人来说比较简单。将患者放到地面上,确保呼吸。避免他们伤到自己,往嘴里塞进东西。尽可能快地写下可能有助于医疗专业人员诊断的细节。

帮助心脏病发作的人渡过难关。了解心脏病的症状会有所帮助,症状包括心跳加快、胸闷或胸痛,以及不安或恶心。在给病人一片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咀嚼的同时,医院。

确定患者是否中风。同样,了解中风的症状非常重要。这些症状包括短暂的失语或不能理解他人的言语;昏迷;失去平衡或眩晕;没有先兆的剧烈头痛等等。将你怀疑中风的病人迅速送往急诊室。

处理中毒。中毒可能是自然毒素(如蛇咬伤)或化学合成物质引起的。如果是动物引起的中毒,试着杀了它(用安全的方法),放在袋子里,带它去毒物控制中心。

05

详解

1基础心肺复苏简介

救命技术CPR,基础复苏就是你[1]。

心脏是C肺是P,复苏用R来代替[2]。主要内容很好记,三个字母CAB。C是心脏需按压,启动循环要持续。A是开放呼吸道,气道通畅有氧气。B是人工助呼吸,吹进氧气排废气。尽快实施CAB,争分夺秒尽全力。直到医生到现场,拯救生命不放弃。

注解:

1.基础心肺复苏(CPR)是一项专门针对心搏骤停患者的徒手组合治疗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胸部按压迫使患者心脏泵血,重新建立有氧血液循环,通过人工呼吸给患者输送氧气,以避免其器官缺氧坏死,进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2.CPR是cardiac-pulmonary-resuscitation的简称,取自上述三个英文字母的字头,其中C的中文意思是心脏的,P的意思是肺的,R的意思是复苏。

2心脏按压准备

首先患者需仰卧,侧卧俯卧不方便。卧在硬质载体上,沙发.软床不能沾。如已躺在软床上,身下要加硬木板。软床缓冲按压力,复苏效果不明显

[1]。

注解:

心脏按压时必须让患者躺在硬质载体上,如果躺在沙发或席梦思床垫上,按压时由于患者身体下陷,缓冲了按压力量,使心输出量减少,影响复苏质量。

3心脏按压点定位

按压部位很重要,按错位置有危险。首先解开胸衣扣,然后再画十字线。横线两乳头相连,纵线胸骨正中间。横纵两线交汇处,就是心脏按压点[1](图1)。

如果乳头位置变,按压胸骨中下段

[2]。上下稍错不要紧,左右位置不能偏

[3]。如果左右有偏离,可能压断肋软骨。正确选择按压点,避免损伤保安全。

图1:心脏按压点定位

注解:

1.心脏按压点的定位是在患者两乳头之间画一横线,在胸骨正中画一纵线,这两线交汇处就是心脏按压点。该定位法适用于男性和儿童,部分中老年女性的乳头位置变化很大,故不适合该法。

2.对乳头位置变化很大的患者,按压胸骨中下段的位置即可。

3.对心脏按压位置的要求来说,按压部位稍偏上或偏下尚可以允许,故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脏按压部位的要求是「按压部位是胸骨中下段」,并没有非常准确的要求。但按压时千万不要左右偏离,一旦左或右偏离,按压部位偏出胸骨,就可能压在两侧的肋软骨上,造成按压损伤,甚至骨折。

4心脏按压

首先找好按压点,胸骨下段按压区。按压手型要注意,正确姿势掌翘起(图1)。双手重叠指相扣,仅以掌跟触胸壁(图2)。以髋关节做支点,以上半身做力臂。以双上肢做活塞,双肘伸直不弯曲(图3)。

利用上身的体重,垂直向下施压力。

按压频率是多少?每分上下一百一[1]。成人下陷5至6,儿童下陷3厘米。若为出生小婴儿,前后径的三分之一[2]。按压深度和频率,都是关键别大意。

循序渐进柔施压,老人女性尤注意![3]

两分钟后需换人,否则影响按压力[4]。按压之后要放松,充分恢复原胸壁。如果胸壁不复原,血液无法回心里[5]。回心血量若不够,心输出量更别提。复苏质量打折扣,患者生还就不易。持续按压最关键,切勿停顿人不理。所有复苏要点中,持续按压数第一[6]。

只有一名抢救者,三十下后要呼吸[7]。三十比二要记住,如此反复要持续。如有2名抢救者,十五比二别忘记[8]。性命关天需谨慎,拯救生命价无比!

图1:按压手型

图2:按压时仅掌跟接触患者胸壁

图3:正确的按压姿势

注解:

1.AHACPRECC指南更新:心脏按压频率为~次/min。

2.婴幼儿心脏按压时,使其胸廓下陷幅度为胸腔前后径的1/3。

3.老人和女性的胸壁顺应性差,按压时不能通过及时变形化解按压力,故容易造成按压损伤,如肋骨骨折等。故对这类患者按压时必须由浅至深,循序渐进地增加按压深度。

4.心肺复苏指南指出:心脏按压2分钟后,按压者的体力已经难以维持高质量按压,故此时应换人操作。

5.有时急救者的手臂在按压放松期间往往倚靠在患者胸壁上,使其不能充分复原,这样会影响回心血量,进而影响心输出量,致使复苏失败。

6.没有按压,就没有血液循环,就没有患者的生还。故持续按压是所有复苏的关键因素中最重要的。因此急救者应尽可能减少按压的中断。

7.现场如果只有1名急救者时要实施心脏按压30次,再做人工呼吸2次,如此反复。

8.现场如果有2名急救者,应1人实施15次心脏按压,另一人实施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

5心肺复苏为何要开放呼吸道?

心搏骤停一发生,大脑缺氧失功能。全身组织失支配,上上下下极放松。重力作用咽部坠[1],堵塞气道无畅通(图1)。生命需要氧供应,气道不通怎能行?心搏骤停气道阻,有氧循环方救命[2]。无氧复苏徒无用,开放气道势必行。

图1:咽部组织下坠,堵塞了呼吸道

注解:

1.心搏骤停发生后,由于全身各个组织失去了神经支配,立即处于极度松弛状态,此时咽部组织也是如此。如果患者是仰卧位,在地球吸引力的作用下,咽部组织势必下坠堵塞呼吸道。

2.正确的基础心肺复苏(CPR)必须是启动有氧血液循环,如果启动的是无氧血液循环(运行的血压中缺乏氧气),就无法拯救患者生命。

6开放呼吸道

开放气道势在必行,有氧循环方能救命。如果忽略气道开放,心肺复苏难以成功。先让患者成仰卧位,口腔异物还要除净。可以选择仰头提颏,这个方法最常应用。一手下压患者前额,一手提起下颏正中(图1)。颏耳连线90度角,鼻孔朝天最为适中[1]。

如果怀疑颈部受伤,上述方法不能使用。可用改良推颌方法,保护颈椎此法可行。双手回拉下颌根部,同时拇指向前推顶[2]。患者头部需要固定,颈部位置尽量不动。(图2)如果现场只有一人,垫高患者肩部水平[3](图3)。尽量使其头部后仰,确保空气进出畅通。

图1:开放呼吸道的仰头提颏法

图3:开放呼吸道的改良推颌法

图3:开放呼吸道的垫肩法

注解:

1.开放呼吸道的仰头提颏法:抢救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并向下加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患者下巴的凹陷中将下颏向前、上抬起,使患者下颏经耳垂连线与地面呈90度。

2.改良推颌法适用于可疑颈部损伤的患者。其方法是操作者位于患者头顶部,双手分别置于患者两侧下颌,拇指前推患者下颌前部,其余四指回拉患者下颌根部。操作时应尽量保持患者颈部不动。

3.在现场只有一个急救人员的情况下,可以将患者肩部垫高,将枕头等物品置于仰卧患者的双肩下,重力作用可使患者头部后仰(头部与躯干的交角应小于°),拉直下坠的舌咽部肌肉,起到了开放呼吸道的作用。

7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很重要,要为患者送氧气。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都有益[1]。解开衣扣除压力,捏鼻将下颌抬起。俯身低头口对口,两口衔接要紧密[2]。

然后轻轻向里吹,边吹边看胸隆起(图1)。吹后放松口和鼻,胸廓下陷排废气。连吹两口为一组,每分10次要牢记[3]。吹完两次去按压,如此循环不停息[4]。

平缓吹气忌猛力,儿童尤其要注意。胸廓微隆较合适,明显隆起有问题[5]。如果吹气阻力大,说明气道还关闭。立即清理呼吸道,调整体位去阻力[6]。

图1:口对口人工呼吸

注解:

1.人工呼吸有三种形式,即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者的口对患者的口吹气)、口对鼻(抢救者的口对患者的鼻子吹气)和口对口鼻(抢救者同时对患者的口和鼻吹气,适用于婴幼儿患者)。

2.急救者要使自己的嘴与患者的嘴紧密衔接,这样才能避免吹气时的空气泄露,影响呼吸效果。

3.人工呼吸每次吹2口气为一组,吹气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

4.吹气2次完毕后立即实施心脏按压,然后再吹气2次,如此反复操作,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来。

5.吹气时切勿用力过猛或吹气量过大,一般看到患者胸壁略微隆起即可。如果看到患者胸壁明显隆起,说明吹气量大了,对复苏不利。过度通气的害处有三点:

①通气量越大可造成患者胸腔内压越高,而而胸腔内压与冠状动脉灌注压和心输出量呈反比关系,及胸腔内压越高,冠状动脉的灌注越少,同时心输出量越少。

②通气量越大,越容易造成胃内容物返流(胃内容物进入气管)。

③吹气时如果用力过大、过猛,容易造成肺泡撕裂,肺毛细血管损伤。故人工呼吸时一定要避免过度通气。

6.有时吹气时感到阻力很大,说明患者的呼吸道没有充分开放,此时应调整患者体位。

8AED和电击除颤

神奇匣子AED[1](图1),公共场所备万一。除颤早了效果好,晚了只怕来不及[3]。首先贴好电极片,不要混淆正负极。正在右上负左下[4](图2),稍微施压贴紧密[5]。

贴好电极就开机,机器自动来分析[6]。发现室颤即报警,旁人远离避电击。按下放电红按钮,杂乱心电全除去[7]。放电之后要按压[8],遵循指南勿忘记。

图1:AED

图2:电极片正负极的位置

注解:

1.AED是体外自动除颤器的英文缩写,专门用于非专业急救人员治疗室颤患者。

2.电击除颤是治疗室颤的唯一有效的方法,而AED就是除颤器。

3.室颤发生后,电击除颤每晚1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

4.ADE电极板分正极和负极两片。放电时电流从正极进入患者体内,从负极回到AED中,构成回路。贴电极板时正极贴在患者右侧锁骨下,负极帖在患者左侧乳头外下方,千万不要贴反。

5.贴电极片时必须在局部有足够的压力,确保电极片和皮肤之间接触紧密,如果接触不良,放电时将产生皮肤局部高电阻,造成高温灼伤患者皮肤。

6.AED有自动分析功能,如患者是室颤,则立即报警。

7.AED释放的高频电流,在瞬间将患者所有的心电活动同时消除,此时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将首先发放电冲动,重新控制患者的心脏搏动。

8.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除颤后无论患者是何种心律,都应立即为其实施2分钟(5个循环)的心脏按压。

本文作者为北京急救中心冯庚主任医师。

本文整理自:

WikiHow+网络资源

遵从知识共享协议,请勿将文字或图片用于商业用途。

支持wikiHow: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cs/97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