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的世界你真的要懂别让康复成为一句

2022-1-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康复是什么?

有专家认为,康复就是教育!

我们太多的医务人员不知道康复可以让瘫痪在床的人具备行动能力,不知道康复可以让手术以后的效果更好。很多医务人员认为开完刀就结束了,如果医务人员态度改变了,那很多患者就有机会能够很早期的得到康复医疗的服务,预防了残疾的发展,或者减轻了残疾的程度,最终让临床的疗效达到最好。

一定要告诉身边的人,康复治疗有多重要:“临床给生命以岁月,康复给岁月以生命。”

人的生命不仅要有长度,还要有质量。如果说临床医疗延长了患者的生命长度,那么康复医学将承担起增加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责任。所有患者,在疾病得到控制之后,大都进行康复治疗,康复范围之广,与临床密不可分,并广泛融于临床医学的各个时期!目前康复的范围越来越广,主要有骨科康复、神经康复、疼痛康复、儿童康复、产后康复、心肺康复、老年康复等。

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正以每年近9%的速度上升,脑卒中患者幸存者中75%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均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致残性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讲话不清、吞咽困难、智力减退、关节僵硬、挛缩等,甚至出现痴呆。而在治疗脑卒中方面,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重新达到生活的自理,30%的患者能够回归到正常的工作当中。

那么,卒中后,我们关心的那些事儿,你做对了吗?

康复医学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但有关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仍然存在很多误区,

以至于康复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

我们今天就为大家一一破除这些误区!

误区1:患者已有药物治疗,只要休息好,就可以恢复,不需要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目的不是治愈疾病,而是想方设法恢复患者或残疾者的功能。脑卒中所致的功能障碍,才存在康复治疗的问题。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只是药物和手术,而是包含了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理疗、中医、心理治疗、康复工程及康复护理等多种学科的干预。正因为从治疗目的、方法上均与临床医学不同,才形成了独特的、有鲜明特色的医学专科。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脑卒中所致功能障碍绝非靠药物、休息和营养就能完全恢复的疾患,必须尽早康复治疗,才有希望实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

误区2:脑卒中偏瘫后只要被动地接受康复治疗就恢复功能

由于早期患者瘫痪的肢体无法自己运动,最初可由家属或患者用健侧肢体来协助患侧进行运动,早期介入被动运动虽然可以防止或减轻肌肉、骨骼、皮肤的废用性萎缩,但主动运动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各系统器官生理功能、预防并发症和改善全身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尽早开始主动性康复训练,制定恰当的训练计划,才有可能让患者的功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研究显示,主动训练的程度越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患肢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就越好。因此,患者应积极、医院康复治疗师进行各种适合自己的主动康复训练。

误区3:脑卒中发病后活动越多就越好

其实不是活动了或者多活动就好,盲目的活动造成很多错误动作的出现和错误习惯的固定,这些会使肌肉痉挛逐渐加重,最终导致肢体因为肌痉挛而完全不能活动。瘫痪的恢复过程实际上是患者重新学习各种生活技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各种错误动作是必然的,但关键是出现了错误动作之后要及时纠正,不能让这些错误动作固定下来成为错误习惯。

康复过程中因为错误习惯所造成的功能丧失远比疾病本身造成的功能丧失大得多。一般来说,病人运动锻炼要遵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因人而宜、劳逸结合等原则。总之,不是多动就好,而是在康复治疗师正确的指导下活动得越多越好。

误区4:脑卒中后下地走路越早,恢复就越快

恢复步行能力是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最急迫的要求,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步行训练并不是越早越好,临床上常见家属在早期架着或拖着患者行走,这样做是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可加速异常步态及导致髋、膝关节的损伤和异位骨化的产生,一旦出现这些异常,纠正起来则相当困难。

从脑卒中运动机能的恢复来看,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多数康复训练较为枯燥,需要多次重复,并且长期坚持进行,才会产生并达到良好效果。抱有“立竿见影”和“等着慢慢恢复”的思想都是错误的,只会造成不良后果或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误区5:家庭对患者的关爱和支持越多,患者的恢复越快

脑卒中患者因为有功能障碍,完成一些日常行为活动有一定困难,此时患者会不愿动,或者对家属产生依赖心理。不愿动或家属照顾太好致使病人活动太少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大忌。

肢体瘫痪后需要患者的主动参与,若病人活动太少,不仅会造成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体能逐渐下降等,更重要的是错失功能康复的良机,使肢体功能的恢复不能达到最好的状态。因此,患者的家庭成员应树立康复意识,从不同角度耐心地劝慰病人,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误区6: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没有效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应尽早实施,一般应在病情稳定48小时后进行康复介入。最佳康复期在发病后3个月之内。对3个月以上再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也有一定的效果,关键在于方法正确。

国外报告,脑损伤的恢复过程没有终点,只是恢复进程逐渐减慢。运动功能的恢复可持续到损伤后1年或2年,甚至有研究证实可持续到形成固定损害之后5年以上。国内也有报告,一组平均病程11个月的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患者,从未接受过康复治疗指导,被“废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所困扰,通过康复治疗性“矫正”,可使运动功能得到部分恢复。

误区7:康复治疗过程中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康复治疗师现在所进行的各项康复治疗与练习都是经过临床长期使用,而证明安全有效的,正确练习并无危险性。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会有医生护士的帮助和指导,过度的恐惧紧张只会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影响功能的恢复。

在治疗过程中积极与治疗师沟通交流,也可以避免不适当的活动造成的关节损伤,科学训练,使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加速恢复的进程。

专家简介——严雯

主任医医院康复医学科

现担任兰州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老年医学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康复与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老年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认知功能障碍学组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甘肃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神经急诊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并赴医院神经内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瑞典延雪平大学及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访问学习。

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参与完成省、市科研并获科技进步奖5项。参编著作《实用神经内科学》一本,发表省级、国家级学术论文数篇及SCI论文1篇。多次被院党委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获-年度兰州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中青年医师称号。曾带队参加甘肃省首届神经康复治疗师岗位技能竞赛,获团体三等奖。

擅长诊治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尤其对脑血管病、神经肌肉病、痴呆的诊治以及各类脑损伤康复、老年病康复、脊髓损伤康复等。

NEWS

康复快线:

医院康复医学科火热上线,已全面开展康复门诊及住院诊疗工作。

友情链接:

请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hl/125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