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脊髓损伤概述

2014-9-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概述

    胸部脊髓伤的伤情严重复杂,在工矿、交通事故,战时及自然灾害情况下均可发生。不仅可危及生命,且常合并严重的的并发症,处理上难度大,预后差。

    病因

   (一)胸部骨折分类。

    1.根据受伤时暴力作用的方向可分为:屈曲型、伸直型、屈曲旋转型和垂直压缩型。

    2.根据骨折后的稳定性,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3.armstrong-denis分类: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分类。共分为:压缩骨折、爆裂骨折、后柱断裂、骨折脱位、旋转损伤、压缩骨折合并后柱断裂、爆裂骨折合并后柱断裂。

    4.按部位分类: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骨折或脱位。按椎骨解剖部位又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横突、棘突骨折等。

    5.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患者,特点是影像学检查无骨折脱位。

   (二)脊髓损伤病理及类型。

    1.脊髓休克。

    2.脊髓挫裂伤。

    3.脊髓受压。

    上述病理所致的脊髓损伤临床表现,根据损伤程度可以是完全性瘫痪,也可以是不完全瘫痪。

    症状

   (一)胸部骨折。

    病人感受伤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翻身起立。骨折局部可有局限性后突畸形。

    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刺激,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时需与腹腔脏器损伤相鉴别。

   (二)合并脊髓和神经根损伤。

    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均受到损害。

    检查

    1.x线检查:常规摄胸部正侧位、必要时照斜位。x片基本可确定骨折部位及类型。

    2.ct检查:有利于判定移位骨折块侵犯椎管程度和发现突入椎管的骨块或椎间盘。

    3.磁共振检查:对判定脊髓损伤状况极有价值。

    4.体感诱发电位:是测定躯体感觉系统(以脊髓后索为主)的传导功能的检测法。
   
    治疗

    急救和搬运不要用软担架,宜用木板搬运。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放在身旁。木板放伤员一侧,由2~3人扶伤员躯干、骨盆、肢体使成一整体滚动移至木板上。禁用楼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腿的方法。对颈椎损伤病员,要托住头部并沿纵轴略加牵引与躯干一致滚动。伤员躯体与木板之间要用软物垫好予以固定。搬动中要观察呼吸道有否阻塞并及时排除。并检查呼吸、心率和血压等变化。

   (一)单纯胸部骨折。

    1.胸腰段骨折轻度椎体压缩,稳定型:患者可平卧硬板床,腰部垫高。数日后即可背伸肌锻炼。3~4周后即可下床活动。

    2.胸腰段重度压缩超过50%:应予以闭合复位。复位后上石膏背心固定3个月。

    3.颈椎骨折或脱位。压缩移位轻者,用颌枕吊带牵引复位。复位后用头胸石膏固定3个月。压缩移位重者,用持续颅骨牵引复位。摄x线片复查,复位后用头胸石膏固定3个月,牵引复位失败者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4.胸腰段不稳定型胸部骨折:椎体压缩超过1/2以上、畸形角大于20°、或伴有脱位可考虑开放复位内固定。

   (二)胸部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手术治疗是对脊髓损伤患者全面康复治疗的重要部分,其手术方法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减压术两种

   (三)综合治疗。

    ①脱水疗法:目的是减轻脊髓水肿。

    ②激素治疗:对缓解脊髓的创伤性反应有一定意义。

    ③一些自由基清除剂如维生素e、a、c及辅酶q等;钙通道阻滞剂,利多卡因等的应用被认为对防止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损害有一定好处。

   (四)防治并发症:包括:(1)防治褥疮(2)防止泌尿系统感染(3)关节僵硬和畸形的防治(4)呼吸道感染的防治(5)对症治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hl/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