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呼吸训练
2020-12-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治疗效果哪里好 http://m.39.net/pf/a_6623402.html
脊髓损伤的呼吸训练
一、呼吸肌的构成:
呼吸肌是由膈肌、肋间肌、腹肌三组肌肉组成。膈肌是主要吸气肌,由C4支配,肋间肌也是吸气肌由T1---T7支配。腹肌由T6---T12支配,为呼气肌,在咳嗽、呕吐及排便中发挥作用。
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的呼气肌和吸气肌瘫痪。肺活量下降,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很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和肺不张。为增加肺活量,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道畅通,应每天进行呼吸训练。
二、吸气训练:
T1以上脊髓损伤主要表现为膈肌功能减退,肺活量下降,呼吸变浅。为提高膈肌功能,治疗师用手掌轻压患者胸骨下方,以帮助患者练习膈肌呼吸运动。
呼气训练:
腹肌部分或完全麻痹不能进行有效呼气时治疗师单手或双手在上腹部加压,在呼气接近结束时,突然松手代替腹肌的功能,辅助患者完成有效呼气。
三、上肢上举呼吸训练:
治疗师把一只手和前臂放在肋骨上方,用力下压固定胸廓,但是不要压肋弓缘。让患者把双上肢举过头顶,同时进行深吸气,双上肢向下移动时呼气,对于不能进行上肢主动运动的患者,可进行被动上举上肢的呼吸训练。
四、膈肌呼吸
呼吸训练的要点是进行膈肌呼吸,减少呼吸频率,协调呼吸。膈肌呼吸也叫腹式呼吸,是由脑桥与延髓所控制,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受大脑皮质的调节,正常平静呼吸时,主要靠膈肌收缩下降,使胸腔内压减小而主动呼吸,由于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而被动呼气。吸气训练时呼吸重度疲劳时,可出现错误的呼吸使吸气时收缩腹肌,使横隔无法活动。使辅助呼吸肌处于持续紧张状态时,呼吸困难不仅不能缓解反而加重,此时耗氧量也增大。膈肌呼吸是通过增大横隔的活动范围以提高肺的伸缩性来增加通气,横隔活动增大1cm,可增加肺通气量—ml。
体位:
仰卧位:头垫薄枕水平位,屈曲双膝,约6—7周
侧卧位:头垫薄枕,两膝稍屈
坐位:双手置于上腹部,上身稍前倾
立位:两腿稍开,上身稍前倾,约1—2周
方法是:首先放松全身肌肉,特别是躯干上的肌肉,先闭嘴,用鼻子吸气,同时鼓腹,然后嘴略张开呼气,同时收腹,也可将左手放在胸部,呼吸过程中原位不动,右手放在脐上部,吸气时随腹壁上抬,吸气时向上后方用力按压,加强腹部回缩。
呼吸抗阻训练:是在膈肌呼吸训练时,加上阻力增强呼吸肌,卧位时脐部放重1kg的沙袋,每两日增加重量一次,慢慢的加至3kg每日30min,坐位时将于嘴同高的蜡烛吹向对侧(不是吹灭),逐渐增加吹蜡烛的距离与时间。立位时用一条长布条从下胸部穿过,在胸前交叉两端拿在手中,吸气时开始拉紧,然后渐渐放松。
分段呼吸:可将吸气分成两段或呼气四段进行,达到最大吸气横隔充分下降,最大呼气横隔充分上升。
五、缩唇呼吸
缩唇呼吸可使口腔与支气管内压力升高,减少死腔通气。并减少克服呼气阻力所做的呼吸功。
方法是:鼻吸气,呼气时将口型缩小缓慢呼气并发出轻微声响。也可与吹蜡烛火苗结合练习,距蜡烛的距离从20cm开始逐渐延长至90cm,并逐渐延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