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7
2016-11-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脊髓损伤
3.合并症处理
(1)疼痛处理:脊髓损伤患者的疼痛既可以是躯体性,也可以是中枢性。躯体性疼痛的治疗包括:
预防性措施:疼痛可以由于感染、压疮、痉挛、膀胱和肠道问题、极度温度变化、吸烟、情绪波动等因素诱发。避免或治疗诱因可以有效地防治疼痛。适当运动是预防肩袖损伤和肩关节周围炎最有效的方法。
心理治疗:所有慢性疼痛均有一定的精神因素参与。放松技术、催眠术、暗示技术、生物反馈、教育均有助于治疗。
物理治疗:运动疗法有助于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肌肉力量,改善心理状态;按摩、低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温热水浴疗法等有助于减轻局部炎症,改善血液循环,缓解慢性疼痛。
药物治疗:一般使用非皮质类固醇消炎镇痛药。麻醉镇痛药只有在极度严重的疼痛时才可考虑使用。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只有22%,因此最好和其他措施配合使用。
神经干注射:神经干注射50%?%的乙醇或2%?5%苯酚2?5ml,以解痉止痛。激素注射也有一定效果。
(2)肌肉痉挛:肌肉痉挛一般在损伤后3?6周开始发生,6?12个月左右达到高峰。常见诱因是膀胱充盈或感染、结石、尿路阻塞、压疮以及机体的其他感染或损伤,因此患者反复发生痉挛时要注意是否有诱发痉挛的并发症。及时去除诱发因素是缓解痉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治疗方法:①去除诱发因素,如结石、感染等;②牵张运动及放松训练;③抗痉挛药物应用;④神经阻滞治疗;⑤手术治疗;⑥其他:水疗及直肠电刺激治疗等均有一定效果。
(3)泌尿系统合并症
尿路感染:患者由于感觉障碍,发生尿路感染时尿道刺激症状不明显,只能通过对尿液混浊、尿中有红、白细胞、尿细菌培养阳性、血象白细胞增多和体温升高等感染现象观察。没有全身症状时一般不必采用药物治疗。增加饮水量是有效的方法。出现全身症状时,最好进行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超短波疗法等有明确的效果。
泌尿系统结石:脊髓损伤患者饮水一般偏少,加上长期卧床,使尿液浓缩,长期不活动造成高钙血症和髙磷酸血症,容易发生泌尿系统结石,也容易继发泌尿系统感染。防治方法: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减少骨钙进入血液;多饮水,增加尿量和尿钙排泄;根据结石的性质适当改变尿液的酸碱度;必要时可以采用超声波碎石、中药排石等。
(4)性功能障碍及康复:神经平面与性功能障碍关系密切
(5)心血管问题及康复:T6平面以上损伤导致交感神经完全失去高级控制,机体的应激能力和血管舒缩能力异常。T6平面以下胸髓损伤导致部分交感神经失控,腰骶平面损伤不影响交感神经系统,但可以损害下肢血管控制能力。高位截瘫或四肢瘫的患者最常见的异常是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与心输出量下降平行,与心脏的交感神经张力下降以及血管收缩机制障碍有关。脊髓休克恢复后,节段性交感神经功能逐步恢复,心血管功能也逐步得到恢复,最终达到稳定平衡状态。老年性心脏功能减退在脊髓损伤后将进一步加剧,容易发生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心力衰竭。自主神经过反射是较严重的心血管问题,表现为发作性高血压、头痛、面部潮红等,常见的诱因是膀胱充盈、直肠刺激、便秘、感染、痉挛、结石、器械操作、性冲动等。处理为:取坐位,口服钙拮抗剂、静脉注射交感神经阻滞剂或硝酸甘油类药物。如果血压持续超过/mmHg,而药物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法阻断交感神经节,以控制血压。
(6)体温调节障碍与康复:脊髓损伤可以出现变温血症,即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变化。因此要特别注意气温变化时采取适当的衣着。
(7)异位骨化症的康复:脊髓损伤后异位骨化症发生率为16%?53%,最常见于髋关节,其次为膝、肩、肘关节及脊柱,一般发生在伤后1?4个月,但可以早在伤后2周左右,晚至伤后数年。病理改变先发生在肌肉周围,以后逐渐与肌肉分开,可包裹部分萎缩的肌肉纤维。一般不累及关节囊。发展过程分为四期:I期—软组织炎性反应,肢体肿胀,发热,局部触及较硬的肿块,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碱性磷酸酶增高。出现症状的最初7?10d常规X线检查阴性,骨扫描有助于早期诊断。II期—临床表现与I期相似,但X线检查为阳性。Ⅲ期—疼痛逐步减轻,但关节活动仍然明显受限。Ⅳ期—疼痛基本消失,病变组织硬化,骨扫描可为阴性,X线可见病变部位骨性改变。治疗包括药物、手术、理疗。早期(I?II期)常用局部冷疗,Ⅲ?Ⅳ期时可以采用温热疗法。异位骨化后运动训练不可以造成明显疼痛,否则可加重病情。为了预防异位骨化症的发生,进行关节被动运动时要注意动作轻柔,不可采用暴力,以免损伤肌肉或关节,促使异位骨化发生。
(8)迟发性神经功能恶化:神经功能状态的恶化可以在损伤数年后出现(3?5年占12.1%),对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有明显的影响。迟发性神经功能恶化的原因不明,可能与过度使用或失用有关,也可能是退变的结果。
治疗白癜风哪家效果最好北京中科医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