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湖北ldquo最美老兵rdq

2021-4-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家比较好 http://m.39.net/pf/a_4561790.html

9月2日,中央文明办在甘肃省嘉峪关市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并发布8月“中国好人榜”。经地方初审和网上集中展示、网友点赞评议,共推出位中国好人。其中,湖北上榜6人。

他们分别是:

30年捐款百万元、助残帮困的自强模范成江组建爱心团队、长期帮助困难群众的个体户曹毕涛主动作为排民忧解民难、把“信访大镇”变成幸福家园的程建胜赶着羊儿奔小康、带领乡亲们脱贫的90后残疾小伙唐根根将军功章压箱底、数十载踏踏实实做普通工人的98岁抗战老兵李少卿行船15年清漂3万吨、双手扮靓“母亲河”的六旬老人毕家培

他们为何上榜?

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的感人事迹

成江

成江,肢体残疾人,现任湖北省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十堰市肢残人协会主席。十堰铸成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三十年来,他不忘初心,乐于奉献,为残疾人事业甘愿做义工,慷慨解囊多万元,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勤奋地工作着,默默的奉献着。同时他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奋勇拼搏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的生命之歌。

年5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成江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

成江因患小儿麻痹症,右腿行动不便,只得借助拐杖行走。但他自强不息,通过自学取得大专文凭,并在心中种下了为助残事业奉献终生的种子。年,他发起成立十堰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兴办福利企业,解决了多名残疾人就业问题,为残疾人事业捐款百万余元,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相关部门授予的多项荣誉。

年,成江创办十堰铸成工贸有限公司。通过发展,公司年营业额达多万元。由于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他的公司被十堰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优秀私营企业的光荣称号。企业发展了,他始终没有忘记残疾人,他自筹资金10万元,添置设备,兴办了硬质合金传统刀片生产加工工厂,主要是解决残疾人就业,他先后安置了5名残疾人,都是本市贫困山区的残疾人。

由于他的自强不息,对残疾人的热情关心和帮助,年,成江被广大残疾人推选为十堰市肢残协会主席。积极帮助残疾人维权,帮助残疾人就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如何让更多肢体残疾人站起来、强起来”是他一直考虑的问题。年,他积极向中国肢协争取,在十堰市开展“重塑未来,改变人生”鄂西北公益行项目。当年,十堰市筛查矫治手术适应症患者余人,分批次到北京接受手术治疗,第一批24名患者受益。

肢残人黄治涛以前走路跛行比较严重,由于家庭贫困,一直无钱医治,成江带他接受免费手术救治后,他做梦都没想到恢复的跟正常一样。他信心满满地自主创业,创办了“好未来”培训学校。他要以“重塑未来,改变人生”公益活动带来的幸运开启自己美好的人生。

残疾人李刚,6岁时脚部骨折,因未及时治疗,导致脚部变形,影响工作和生活。成江带他到北京接受矫治手术,并赞助他10台电脑,帮他开起一家销售绿松石的门店。

年,成江出资20万元,帮扶农村特困残疾人发展种植养殖业,实施“萤火虫温暖帮扶”工程,搭建农特产品购销平台;扶持30户创业示范户,每户发放元创业资金,带动名残疾人脱贫致富,为十堰市的精准扶贫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高位截瘫患者具有病情重、病程长和并发症频发的特点。因社会环境限制和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此类患者在医疗、康复训练、劳动就业、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很多困难。为解决此类患者生存难题,年,医院合作,投资近50万元,成立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6个,举办8期“金种子”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培训班,培训骨干学员60余名,为多名脊髓损伤者搭建了从家庭回归社会的平台。年,成江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残疾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年,医院建立了“十堰市脊髓损伤者创面修复中心”为全国首创。利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传统治疗方法相结合的办法,成功抢救了25名贫困重度压疮患者,挽救了他们的生命,挽救了25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在他的努力下,全市近名高位截瘫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并掌握了基本的自我护理知识。

近年来,市肢协以服务全市精准扶贫工作为己任,创建了十堰市肢残人扶贫创业基地,先后扶持多名肢残人发展电商等产业,带动多名肢残人脱贫致富。

三十年来,他为十堰市残疾人事业做出了大量的有意义工作,赢得了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在湖北省第一次残疾人代表大会上,被省政府,省残联授予优秀残疾人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多次被十堰市政府,市残联授予自强模范光荣称号,年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十二五”期间全国残疾人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实现了他得人生价值。他常说:“一个人只有拼搏,才能进取”,工作着是美丽的,他感到为残疾人工作着更美丽。

曹毕涛

“一个人孤身奋战,只能发出点滴光亮;一个团队并肩作战,定能照亮一片天空。”这是市政协委员、京山县义工联合会会长曹毕涛发自内心的感慨。他从一个普通的爱心人士到牵头组建一个爱心团队,做出了许多令世人称道的善行义举。

生活中的曹毕涛并不像大家想像的那么富有,他只是京山县一个普通的个体工商户,靠维修电脑、销售电脑耗材为生,日子过得并不宽裕。但曹毕涛始终牢记使命,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长期坚持组织义工帮助有需要的人。

年3月30日,曹毕涛组织京山义工联和县政协文体联络组,联合举办“守望生命,‘杰’不放弃”募捐义演晚会,为孙桥镇患肝癌的男青年王志杰募捐医疗费。晚会上,京山演艺界的演员们倾情演出,义工和政协委员的带头捐款令现场观众十分感动。当义演募集的元善款被当场交到王志杰的妻子手中时,她感动得热泪盈眶。

曹毕涛悉心管理着余人的京山义工联。在年,他组织义工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多达30余项次,参加人数余人次,募集善款和物资共计近20万元,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为了京山义工联发展壮大,曹毕涛还探索民间公益组织向农村发展之路。通过与当地爱心人士协商,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京山县义工联在县南部、北部分别成立义工分会,让公益组织覆盖全县城镇和农村。他们热心捐资助学,帮助无数贫困学子点亮自立、自强,实现梦想与希望的心灯;他们走进养老院,为老人们表演文艺节目、免费体检、理发,让敬老、爱老常态化;他们把环保、红十字纳入义工联服务项目,努力为经济发展及社会建设鼓劲助力。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曹毕涛说:“我所做的一切只为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爱心涌流,情满人间。这位义工路上的执着行者已作好再出发的准备……

曹毕涛本人先后荣获了“湖北省优秀志愿者”、“湖北好人”、“荆楚楷模”、“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荆门市劳动模范”以及“湖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程建胜

程建胜扎根基层,把“信访大镇”变成幸福家园。

年参加工作以来,程建胜一直在基层。年,他被调去四镇合一的“信访大镇”七方镇担任镇党委书记。

有人劝他:“不做事、不惹事,平稳就行了。”

“组织派我来,不仅要干事,还要干成事。”民办教师拿“白条”来要钱,程建胜新官也理旧账,分年度逐步兑现,拖了20年的“老大难”,有了解决方案。

“全村多亩耕地,3个大户占了三分之一!”申冲村村民上访多年。程建胜和村支书多次上门做工作,被侵占的耕地归还集体。“按下葫芦浮起瓢”,大户拿着过去的合同“讨公道”,扬言要告程建胜。程建胜调查发现,合同早已到期……连续3个月,他蹲点督办化解了三个村的土地纠纷案。镇办企业手套厂破产多年,欠债多万元,债务关系复杂,多次引发上访。

程建胜上任后,镇骏绮纺织厂急需场地扩大生产。他琢磨,把手套厂厂区租给骏绮,租金用来解决欠账,一举两得。“那是个‘马蜂窝’,别惹火烧身。”知情人好心提醒。“看准了就要干,办法总比困难多。”程建胜说。七方镇随即组建专班,评估风险、制定实施方案。程建胜带着专班和债权人、老职工逐一见面,讲明政策,制定还款方案……

工作26年,转战过6个乡镇,程建胜啃下一个个“硬骨头”,大家都叫他“拼命三郎”。

唐根根

唐根根先天肢体二级残疾,四肢无力,身高只有1.4米。年大学毕业后,唐根根求职四处碰壁,母亲让唐根根一起去放羊,散散心。看着羊群欢快地跑,唐根根突然想通了:“为什么一定要在城市发展呢?!”

于是,他接管了家里的羊群。春秋两次防虫不够,每个季节加一次除虫;用纯牛奶喂小羊到满月,冬天喂小羊辅以青草,喂半个月才放出去……唐根根查阅了大量资料后,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养殖,大大提高了羊的品质。

秋天要大量收购玉米秸秆、花生藤、稻草,捆好运回家留作羊冬天的饲料,唐根根经常忙到晚上八九点。遇到羊羔出生,唐根根就给羊羔当“奶妈”,一个一个地给羊羔喂牛奶。卖羊的时候最忙碌,年元旦,唐根根和妈妈从凌晨两点一直忙到晚上十一点,一天卖了60多只羊。有时羊生病了,为了省钱,他自己去县里买药治疗。一年夏天,唐根根和妈妈骑电动车到孝昌买药,回家车胎爆了,两人一下子被甩了出去,唐根根膝盖伤了半边,妈妈更是腿骨骨裂。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底,唐根根卖羊实现纯收入6万多元,成为自主脱贫的典范。

现在,在有关部门帮助下,唐根根建设了高标准羊舍,成立了“根根种养殖合作社”。年底,合作社养殖规模达到0多只,他还为17户贫困户免费赠送种母羊18只,无偿传授技术,带动大家致富。

李少卿

李少卿今年98岁。

年,年仅18岁的李少卿参军,并于年入党,将人生美好年华献给人民解放事业。和平年代,她脱下军装,深藏了“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抗美援朝纪念章”等多项荣誉,在医院供应室做一名普通的消毒工。近日,医院人事科在登记离退休老职工档案时,发现了离休职工李少卿的感人事迹。

“看到这么多荣誉,我们很惊讶。老人‘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医院人事科同事们感叹。

年初,李少卿在医院工作,抢救前线送下来的伤员。身为主治军医,已有7个月身孕的她几乎是整日整夜泡在手术室,饭都在手术室吃。由于长期劳累和吸入太多挥发性麻药,她的胎儿早产夭折。

硝烟散去后,李少卿响应国家号召,回到地方成为了一名普通职工,在医院做消毒工作。

“光是清洗消毒都要经过好几轮,冬天没有热水,李少卿带领科室同事用冷水反复清洗器械。夏天,他们常常守在高温高压锅前,大汗淋漓地等着器皿消毒然后烘干。”当年的院长梅永固回忆,尽管条件艰苦,李少卿从不抱怨,非常尽职尽责,“如果一台手术出现问题,第一个检查的就是消毒的医疗器具是否合格。李少卿任职期间,全院手术零事故。”

毕家培

毕家培4年进入黄柏河清漂队,15年来他早出晚归,从49岁到64岁,每天在10公里黄柏河上“泛舟”10至12小时,累计清理漂浮物约3万余吨,守护着黄柏河汇入长江的“最后一道防线”。

毕家培学历不高,工作后,凭借着对船的热爱,很快掌握了大量技术。年,27岁的毕家培取得了轮机长资质,即船舶的技术总管,负责船舶所有机械设备、主机系统的运作。后来,他还考取了电工证。

4年,宜昌市夷陵区组建黄柏河清漂队。毕家培是唯一拥有轮机长资质的人。他参与清漂船“夷陵环保1号”设计,专家把设计图纸带到夷陵时,仅小学毕业的毕家培说设计有缺陷,与专家据理力争。起初,专家并不赞同,但在分析实用性后,采纳了他的建议。

黄柏河是长江一级支流,承担着宜昌万人口饮水和万亩农田灌溉重任。冬天温度低、空气干燥,江风吹得脸生疼;夏天气温高,甲板温度能到四五十摄氏度。不少清漂队员都离开了,毕家培却坚守至今。

6年,黄柏河曾一度水葫芦泛滥,毕家培带领清漂队吃住都在清漂船上,平均每天打捞70余吨垃圾,前后干了天,才完成清理。

经过持续治理,黄柏河水质明显改善,清漂船也换成了小船。毕家培依然每天像雷达一样,在河面上搜寻水草杂物,用双手扮靓着“母亲河”。

参与8月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线索推荐、点赞评议、留言互动的网友超过多万人次。有网友留言,用网络形式讲述身边好人故事,触动心灵、感动社会,涵育了良好民风,展现了时代新风。

推荐阅读

福利

晒晒你的暑期生活关键词~定了!10月1日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视频|迫不及待看阅兵?带你回顾近年阅兵震撼场面墙角种花墙上作画湖北这个地方美得不像话!官宣!湖北省家风家训故事征集活动开始啦!

来源:中国文明网

出品:湖北文明网

编辑:何霄

权威的信息资讯

传播文明,温暖湖北

长按并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ys/115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