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康复普及知识第二十二节脊髓损伤
2021-7-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6223398.html
一、什么是脊髓损伤的三级预防
脊髓损伤的预防非常重要。在发达国家完全性脊髓损伤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比例一般是3:7左右,而我国的比例却在4:6左右,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比例显著为高,究其原因,急救知识缺乏是最主要的原因。法国医生Dollfus在自己发生脊髓损伤后,代表国际卫生组织起草了脊髓损伤三级预防方案:
一级预防:防止脊髓损伤的发生。这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措施,定期监督检查等。多由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试行。
二级预防:指脊髓损伤发生后防止损伤加重和并发症的出现。包括正确的急救处理和现场搬运,完善快速的神经系统检查,防止漏诊,普及脊髓损伤治疗知识,医院后的处理不当等。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多学科的协同治疗和医学康复。二级预防主要由医务工作者实施。
三级预防:是指脊髓损伤发生后帮助病人重返主流社会、参加社区生活的一系列措施。包括配偶、家庭成员、亲属等方面的照顾,职业教育、社会关心等。三级预防的工作量和难度最大,需要的资金支持最多,需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二、脊髓损伤后应该如何正确搬运
脊髓损伤发生后,现场急救和正确搬运至关重要,处理得好可以减少障碍和残疾发生。美国Meger统计,年脊髓损伤造成完全性瘫患者为75.8%,由于急救和转运技术的改进,至年脊髓损伤造成完全性瘫痪者一下降至21.1%。
脊髓损伤发生后,要立即解除对神经的压迫,给予佩戴颈托,固定脊柱。如果条件不允许,可将伤者放木板上,颈边用沙袋等固定,搬动伤者要几个人同时搬运,保持脊柱平直,切忌用重力强拉扭转身体。切忌用被单、毯子等软物搬运伤员,切忌背运伤员,切忌用轿车以坐姿运送伤员。
三、为什么要重视先天性脊膜膨出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先天性脊膜膨出症(包括先天性隐性脊柱裂)大部分病人诊断都较晚,得不到早期的康复指导,等待明确诊断时,已有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幼儿若背骶部有异常包块,或学走路时有行走异常,或有小便失禁等情况,医院进行检查。一般通过检查有否感觉障碍,可得到初步诊断。有会阴、臀部及下肢感觉消失或减退,多可能为此症。再以X线、磁共振检查可明确此诊断。
早期进行手术修复,可能会使部分神经功能恢复。即使无法恢复已损伤的神经功能,进行康复训练也能挖掘潜在功能,实现功能代偿,会有较好的效果。
四、脊髓损伤发生后病人心理会有哪些变化
脊髓损伤发生后,病人心理大体会经过以下几个变化的过程。
震惊阶段,受伤初期,几天至几个月。此时身体处于脊髓休克,情感上麻木、惊呆、不知所措。
否定、幻想阶段,受伤稳定后的几个月至一两年期间。病人对面临瘫痪的事实极力否认,幻想通过手术或寻到仙丹妙药可以重新站起来。此阶段心理特点是十分焦躁,有的有些偏激、固执。
抑郁焦虑阶段,受伤后较长的一个阶段。经过各种努力后,无法改变瘫痪的状况,只得接受残酷的现实,因而消极、悲观、自卑,有的忧郁,甚至想要轻生。
适应阶段,一般在经过以上几个阶段后,几年至十余年时间。病人此时已接受残疾的现实,对瘫痪后的生活已逐渐适应,思想开始转变。
五、如何针对脊髓损伤病人各阶段的心理变化进行干预和帮助
由于每个人的文化程度不同、性格不同、心理素质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因而各阶段心理变化的时间长短也不同,但总的来说,总要经过这几个心理变化阶段,这是一个规律。研究这一过程的各阶段特点,给予不同帮助,可以让病人早日摆脱幻想,解除焦虑,接受现实,振作精神,树立自强自立信心,积极地进行康复训练。震惊阶段主要是给予安慰、亲情关爱;否定、幻想阶段,要耐心帮助病人了解病情,认识疾病,尽可能缩短这一阶段;抑郁焦虑阶段,要给予特别关心,介绍他们认识一些在康复中的脊髓损伤病友和以回归社会的康复模范,让他们看到康复的希望之路;适应阶段,则要鼓励他们提高信心,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进行各种训练,积极地进行康复。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心理干预的过程。绝大多数脊髓损伤病人,经过教育、引导、鼓励,最终都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客服消极悲观情绪,走上乐观向上、自立自强的康复之路。
六、脊髓损伤病人能够回归社会吗
脊髓损伤病人通过康复以后,是完全可以回归社会的。许多病人首先实现了心理康复,树立了自强自立的思想,乐观向上,积极地进行康复训练,恢复了许多功能,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并且运用轮椅等辅助器具和无障碍设施,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认真学士知识,从事脑力和手工劳动,成为一个社会财富的创造者。高位截瘫的张海迪,通过顽强拼搏,成为一个著名作家,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上海也有许多脊髓损伤病人中的模范人物,有团结大中学生几千位志愿者、致力助学的轮椅上的校长;有懂六国外文的病床上的翻译家;有在赛场上频获奖牌的射击运动员;有在全国比赛中一争高低的编织能手;有办起网站的电脑高手、、、、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瘫痪并不可怕,康复可以给予我们新的生命,每一个脊髓损伤病人,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意志,热爱生活,充满自信,经过坚定不懈的努力,都会走下病床,回归社会,为社会作出我们的贡献。
七、目前脊髓损伤康复的科研重点有哪些
脊髓损伤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因此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一直是世界各国医学科研中的热点和难题。目前的研究成果认为:脊髓损伤后限制神经轴突生长和再生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一是神经营养因子和支持引导神经生长的基质成分缺发,二是脊髓断端产生的囊腔和瘢痕组织以及一些抑制性生长因子等抑制轴突生长。近年来围绕这两个方面开展了较多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实验成果,如脊髓移植治疗(包括神经膜细胞、胚胎神经组织、神经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移植)、神经生长因子、阻断抑制性因子以及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研究均显示对脊髓损伤后的修复有一定作用,但绝大多数还停留在实验阶段,结论尚不明确,并且用于实验的动物模型和人体差异较大,能否全适用于人类尚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就目前的脊髓损伤研究水平,虽然有进展、有希望,但距离让脊髓损伤病人完全康复这一理想目标还有一段漫长而艰辛的研究之路。
正因为脊髓损伤的修复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学者只好退而求其次,探索利用仍然残存的神经丛电刺激方面着手研究不同的神经假体来恢复脊髓损伤后的部分功能,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并且部分应用于临床。如手功能神经假体、截瘫行走器、骶神经前根电刺激器(用于排尿、排便以及男性勃起功能重建),以及膈肌起搏器(用于高位颈髓损伤后呼吸、瘫痪病人摆脱呼吸机,获得接近正常的呼吸功能)等。随着医学、工程学、计算机等多领域研究的发展和结合,神经假体在脊髓损伤后再生这一难题尚未攻克前,如果能进一步完善设计和降低价格,将可以在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上期内容:
第一节:脊髓与脊柱的关系以及脊髓损伤的原因
第二节:脊髓损伤的分类
第三节:脊髓损伤的早期治疗和护理
第四节:脊髓损伤后的功能障碍
第五节:脊髓损伤病人的自主神经反射不良
第六节:脊髓损伤的并发症
第七节:脊髓损伤的康复
第八节: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
第九节:脊髓损伤患者的轮椅操作训练
第十节: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性拄拐行走训练
第十一节: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
第十二节: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防治
第十三节:什么是褥疮(压疮)
第十四节:脊髓损伤患者为什么易患褥疮(压疮)
第十五节:褥疮(压疮)的分期和分级以及不同部位的发病特点
第十六节:褥疮(压疮)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第十七节:褥疮(压疮)各期的治疗原则
第十八节:褥疮(压疮)的手术治疗
第十九节:如何预防褥疮(压疮)的发生
第二十节:四肢瘫或高位截瘫患者的脊髓损伤康复方法
第二十一节:脊髓损伤患者的家庭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截瘫之家--最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