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膏家手工黑膏药怎样判断腰椎管狭窄
2016-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
椎管狭窄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算熟悉,但是也到不了陌生的地步,椎管狭窄需要患者尽快的采取治疗措施,不要错过疾病治疗的最佳时间,而及时发现疾病的唯一方法就是要知道椎管狭窄的症状表现,不要忽视自己的腰部不舒服,一定要早早的去检查和治疗。
什么是腰椎椎管狭窄?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它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又称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静或休息时常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方能继续行走。随病情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
1.腰腿痛
长期多次反复的腰痛,有时可放射到下肢。
2.间歇性跛行
当患者站立或行走时,出现腰酸痛、腿痛或麻木、无力、抽筋,并逐渐加重以至不能继续行走。坐下或蹲下几分钟后上述症状消失并可继续步行,因有间歇期,故名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椎管狭窄的特发性临床征状,主要表现为患者步行数百米后,出现一侧或双侧,腰困腿痛麻木、无力、抽筋、并逐渐加重以至跛行不能行走,下蹲或坐卧休息数分钟后症状缓解消失,又可继续行走,原因与直立行走时,椎管内压力增高,血管受压,神经缺血有关,而骑车并无此现象,主要是骑车时,身体前倾,椎管内空间增大,血管不受压有关。这就是所谓“车能行百里,难迈百米步”的道理。
3.部分患者
可有下肢麻木、冷感、乏力、某些肌肉萎缩以及鞍区麻木、大小便失禁或尿急或排尿困难等症状。
4.做腰部过伸动作
可引起下肢麻痛加重,此为过伸试验阳性,是诊断椎管狭窄症的重要体征。
体格检查:腰部过伸可引起下肢麻木,少数无任何阳性体征,直腿抬高试验多为正常,但合并腰椎突出,阳性率可达80%以上,跟腿反射可减弱或消失,肌力减弱,感觉减退,主诉多体征少也是椎管狭窄的又一特点。
5.一般需要拍摄腰椎正侧位、斜位X线片
有时需加摄过伸过屈侧位片。可见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改变等,多见于腰4-5与腰5骶1之间。
X线表现,椎弓根粗大,椎板间隙变窄,后关节增生肥大,骨纹理紊乱,椎体后缘增生,少数出现椎体滑脱,测矢状径在12mm以下,CT表现椎管矢状经小于10mm,即可诊断椎管狭窄,椎骨周围骨刺,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骨化,关节突肥大,硬膜囊挤压变形,MRI检查比CT分辩准确率更高,但费用较高必要时可以检查。
6.CT检查
可见矢状径小于12mm,有向后延伸的骨刺等,一般取腰4-5,腰5-骶1的小关节水平摄CT片。
治疗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出现明显的神经根症状;对于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进行性加重的腰椎滑脱及伴有腰椎侧凸或后凸者,已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减压的病例可以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方式包括椎板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等,也可以采用微创技术治疗。
(2)对于需要“减压+固定”病例可以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方式,也可以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而融合技术可以选用横突间后外侧融合技术、椎板间后侧融合技术、椎间融合技术等。
2、非手术疗法
(1)传统的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①腹肌锻炼;②腰部保护;③对症处理:理疗推拿按摩、药物外敷等。
(2)药物治疗主要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运用膏药贴敷可达到治疗。
老膏家手工黑膏药沿用明清时代古法炮制,纯手工自作。小锅精心熬制恰如大锅饭与小炒的道理是一样的,一贴膏药从麻油到制成则需侵泡,熬炼,净油,下丹,摊涂包装等28道工艺。纯中药制剂,不含任何激素化学成份,内药外用,不刺激肠胃。药物可以通过穴位迅速穿透脂肪层,渗透到皮下组织,直达病灶部位,达到根治的效果。对治疗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腰脱、腰肌劳损、滑膜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老寒腿等,疗效特别快、特别好。一般用上30分钟就能起效,当天就能感觉颈、肩、腰、腿等患处很舒服,浑身都很轻。四至六个疗程可康复。
(3)硬膜外封闭术对一部分患者效果明显,可明显减轻间歇性跛行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