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续命汤治验及适应症研究
2017-5-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黄仕熊(译)陆雁(整理)
小续命汤麻黄10杏仁10甘草10桂枝10白芍10生姜50防风15防己10川芎10黄芩10人参10附子15水煎,附子先煎,以不口麻为度,余药后下,汤成,分3次,温服。可连服数剂
小续命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诸风第二》,主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方。”小续命汤在唐宋以前为治疗中风的主方,因其疗效显著,外台秘要称其为“诸汤之最要”。和剂局方记载:“治卒暴中风,不省人事渐觉,半身不遂,口眼㖞斜,手足颤掉,语言謇涩,肢体麻痹,神情昏乱,头目眩重,痰涎并多,筋脉拘挛,不能屈伸,骨节烦疼,不得转侧。若治脚气缓弱,久服瘥。久病风人遇天色,阴晦节候更改,宜预服之,以防喑哑。及治诸风,服之皆验。”可知其并不局限于治疗中风(狭义),其应用范围广泛(诸风服之皆验)。《日本东洋医学杂志》上刊登一项研究,分析15则运用小续命汤的病例(9则有效,6则无效),通过有效例与无效例的四诊特点对比,试探讨小续命汤的使用指证及适应症。
1)常见病种:脑血管障碍、肌肉紧张性头痛、非典型面部疼痛、突发性面部神经麻痹、神经炎、自主神经异常、脊髓炎、脊髓根不正常、眼睑痉挛、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关节炎等,由受“风”侵入体内的病症是其适用的对象。
2)适应证一:四肢发冷,脸色苍白等明显是由于少阴病引起,或者没有表现出虚寒的症状,但在寒冷时发病或恶化的病征。患者偏好温热刺激,其脉搏也多为沉且弱。
3)禁忌证一:不同时具备口渴、身体感觉热这些内热的症状,虽然有时也有上肢热下肢冷的倾向,下肢不应感到燥热。
4)适应证二:中寒家,脾胃有痰饮积聚,表现为舌头肿大和心下痞硬感并发时,就是本药方所适用的有力目标病症。
5)适应证三:头痛在头后部分布于中心位置,肩膀僵硬的同时,有肌肉紧张所引起的头痛,就是本药方所适用的有力目标病症。
6)禁忌证二:但头痛主要分布在头的侧面,前额部分,头顶部的病症,血管性要素占强势地位的病症,本药方不适用。且头痛没到并发呕吐的严重地步。
7)禁忌证三:有对象中的病症,但表气虚,容易感冒的患者,本药方不适用。
8)禁忌证四:有以下病症时,不选定本药方:严重睡眠障碍、食欲不佳、严重便秘或腹泻、胸闷、喘不过气、心悸、腹痛
1)虽然和乌药顺气散的适用证相似,当桂枝和附子两味药必不可少时,小续命汤更合适。若病患肌肉发生了严重痉挛,则用乌药顺气散更为合适。
2)判定为小续命汤所适用的病症,若气上冲感明显,则采用西州小续命汤(麻黄、石膏、桂枝、甘草、川穹、干姜、黄芩、当归、杏仁)。
下面是具体案例精选:
43岁,男性,公司职员
初诊主诉为左面神经麻痹。
现病历:同年,觉得左肩僵硬。早晨流鼻涕,头后部疼痛,身体有不适感,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同时有舌头麻痹症状,如同刚在口中放入生柿子一样,舌头有不适感,下午左边口角发生运动麻痹。
第二天早晨,医院外科接受诊疗。等待时间中,左脸的运动麻痹扩展到了整张左脸。诊断为特发性(突发性/原因不明的)面神经麻痹,患者接受了颈部星状神经屏蔽。一周两次,共8次,无效。之后被转诊到神经内科,每日投予脱氢皮质(甾)醇20mg和盐碱酸α-维生素E,经过1个月没有改善而中止。此后只接受了按摩治疗,由认识的人介绍来到本部就诊。
汉方医学所见:微胖,脸色红润,有上热下寒的倾向,上半身有盗汗,没有口渴症状,情绪不佳、焦躁。睡眠良好。食欲正常。每日大便一次,小便白天7~8次,半夜1次。没有关节、皮肤的并发症状。冬季常用电热水袋。脉搏左右都呈沉且细,略紧。舌头肿大,白黄苔湿润,可见中等程度。颜色调和为紫中带黑,但不是红白各半。
腹部症候:腹部力量比起中等略结实,有心下痞硬和右侧胸胁苦满。除此以外,右腹直肌有轻度紧张,按压肚脐两侧时疼痛。如使用柴胡汤,在大柴胡中去掉大黄,就是对本症的药方。
可是,用小仓法来实施电气温针法,以第2档强度*30分钟,结束后患者感到非常畅快。
治疗过程:由于病症明显是由于风侵入体内引起,主要症状在表面。没有内热的症状,脉搏沉且紧,电气温针时间也暗示这是少阴病。尿频也是少阴病的标志。我认为舌头肿大,心下痞硬提示了痰饮证的并存。根据先表后里的原则,首先应采用去除风寒湿为目的的小续命汤(炮附子1.0g)。2周后复诊。鼻唇沟左侧变得能动,左脸的发肿感有所改善。半夜不再有小便,白天小便减少到4~5次。炮附子增加到2.0g。4周后复诊。口角漏水的症状已痊愈,眼睑的大部分也可以闭合。3个月后,几乎完全恢复正常。左眼睑部分还残留有少许不适感。和桂枝茯苓丸共用,每天6g,同年,再用药4周后,停止用药。
35岁,家庭主妇
主要症状为肩膀到手腕范围疼痛,腰部到大腿外侧疼痛,头后部疼痛,来医院治疗。
现病历:觉得腰痛。第二年开始脖子,背部沿着脊柱有针刺感、刺痛感。头后部也疼痛。同年两侧肩窝到两手腕内侧疼痛。白天温度较低时,各种症状同时恶化,来院治疗。身体疼痛在早晨尤其明显,并持续一整天。疼痛的部位每天都不同,也有在一天中疼痛部位发生转移的情况。随着洗澡有所改善。
汉方医学所见:患者标准身材,皮肤白。眼神无光。给人一种忧郁症的印象。大便秘结,2~3日排一次硬便。小便正常。患者觉得自己没有力气,介意小事,容易发怒。食欲正常。睡眠浅,经常做梦。肩膀和脖子的肌肉僵硬,头后部疼痛。月经正常但月经中含有血块。平时怕冷,常使用电热水袋。脉搏细且弱,略沉。舌头肿大,淡白红色。舌面覆盖有湿润的微白苔。
腹部症候:腹部力量弱,心下痞硬,有轻微的胸闷,右腹直肌痉挛,肚脐以上振动。肚脐旁边有压痛。使用柴胡汤的话,柴胡桂枝干姜汤正好对症。
用小仓法进行电气温针,第2档强度*30分钟以上。
治疗经过:如果给本症起一个西医名,应当是不定愁诉症候群。判断为脊髓根障碍的根据不足。也可以推测为末梢神经营养血管系的循环障碍,但难以证明。中医上,疼痛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就是说病症还停留在经络水平,表面症状就看做主要症状。冬天病症发作,一到冬天病情就恶化,和电气温针的结果一起,暗示了与寒气有关。舌头的症候和心下痞硬提示痰饮存在。证明适用桂枝、附子。给患者试用了小续命汤(附子0.1g)。2周后复诊。背部肌肉的针刺感减轻了一半。电气温针时间30分钟。炮附子增量到2g。4周后复诊。上下肢刺痛感有些减轻。头后部疼痛减轻了一半。忧郁的倾向得到改善。炮附子增量到2.5g。电气温针时间2次*21分。6周后复诊。所有的症状都减轻一半。电气温针时间缩短到15分钟。4个月后,到了立春所有症状显著改善。此医院。为完成本报告,通过电话询问时,患者回复说那之后恢复得非常顺利。
52岁,女性,营养师
主要症状为左眼皮痉挛,初次就诊。
现病历:从5~6年前开始,无故出现了左眼睑痉挛症状。去附近的医生处受诊,接受了4次的乳突孔部位脸部神经屏蔽。每次都在3个月内有效,但过后又再复发。某医院的脑外科推荐患者做微小血管减压,但由于患者希望手术前先尝试中医疗法,因此经由别人介绍来院诊治。痉挛主要发生在左边脸颊,不止眼睑部有痉挛,左边口角也有影响。左耳的深处有咔沙咔沙的声音时,痉挛就很严重。早晨傍晚的症状没有变化。
汉方医学所见:没有大便、小便、食欲、睡眠异常症状。没有盗汗倾向。腰部以下发冷,冬天必须使用电热水袋。脖子有僵硬症状,有时头后部为主头痛,这种头痛多在月经之前发生。有时有咔沙咔沙的耳鸣,有羞明感。有时流鼻涕、打喷嚏。早晨,刷牙时有恶心感,打嗝也多。没有皮肤症状。月经顺畅。
腹部症候:腹部力量中等。轻度心下痞满,右胸部有明显的胸闷。肚脐旁边有一块状压痛的部位,呈马蹄状。肚脐上部振动,胃没有振动的水声。虽然脸颊有轻度的发红,四肢末梢发冷。下肢没有浮肿。
治疗经过:脑外科来看,病症已到达脑干部位,拉回脸神经的压迫血管,微小血管减压也相当有效,相对来说实施得比较安全。在接受这个手术之前,挨着钭台有明显的脑肿疡。但麻醉所带来的事故,手术中听神经发生损伤,锥体路障碍,脑干障碍都不能完全保证不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脑干部扫描、内耳孔摄像等把握了病情,在一定时间内,采用了中医疗法,要是无效再推荐患者接受手术。本病症也可以看做受风的症状。其主要病变只发生在脸上,喷嚏、鼻水等鼻炎症状,头痛等可称外部症状的症状以外,有一部分属于半表半里的症候,可以认为其主要症状是表证。患者感觉自己腰部发冷,四肢发冷,这些都显示是与寒气相关。舌头肿大,心下痞硬也和痰饮并发。让患者服用小续命汤(炮附子1.0g)。2周后复诊。血压为~76mmHg,36.8°C,14天内有7天左右病情好转。眼睑痉挛部分发生了变化,眼皮处不再有痉挛现象。4周后、6周后、8周后复诊,症状都差不多是同样的。过了10周后,耳朵深处咔沙咔沙的耳鸣声消失了。腹部症候中胸闷也没有了,只剩下肚脐旁边的压痛和轻微的心下痞满的症状。服药9个月后停药。为完成本报告,在患者停药1年后,询问其情况,患者回复说已康复。
小广告一则:大家看了我们哈尔滨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