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的排尿障碍及其治疗

2017-8-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脊髓损伤以后,治疗排尿机能障碍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排尿状况,减轻日常生活中的不便,使病人在不用导尿管的情况下有规律地排尿,没有或只有少量的残余尿,没有尿失禁,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恢复膀胱正常机能。

1、持续引流与膀胱锻炼:脊髓损伤早期患者,膀胱逼尿肌无力,尿液为内括约肌所阻不得排出,治疗以留置导尿管引流为好。一般应留置直径较小的橡皮导管或硅橡胶导尿管,最初任其开放使膀胱保持空虚状态以利逼尿肌功能的恢复。1-2周后夹管,每四小时开放一次,夜间患者入睡后应保持开放。在导尿管开放期间,训练病人用双手按摩膀胱,尽量压出尿液。

2、预防泌尿道感染和结石:由于膀胱瘫痪,小便潴留,需长期使用留置导尿管,但容易发生膀胱挛缩和尿路感染与结石。久之,感染将难予控制,严重损害肾脏,以致肾功能衰竭。

(1)、拍高床头,有利于尿液从肾脏经输尿管引流到膀胱,而减少尿液逆流引起肾盂肾炎、肾盂积水、肾盂积脓最终损害肾功能的机会。

(2)、多饮水:患者每日饮水量应保持m1以上,如此则排尿也多,有机械冲洗作用。夏天还可鼓励病人多吃西瓜,理由同上。

(3)、冲洗膀胱: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短期或间断使用导尿管,使排尿畅通。每日用生理盐水、3%硼酸液或0.1-0.05%呋喃西林溶液,冲洗膀胱1-2次。

(4)、清洁尿道口:留置导尿管以后,由于导尿管的刺激,尿道口处往往可见有分泌物积存,容易滋生细菌,应当每天清除,进行留着尿管护理。

(5)、更换导尿管:导尿管留置过久容易引起感染及形成结石,应当定期更换。普通橡皮导尿管一般每隔1-2周更换一次。若采取刺激性较小、外径较小、内径为1.5-2mm的塑料管,则可间隔2-3周更换一次。换管之前应尽量排空尿液,以便于拔管后尿道道可休息数小时。在此期间内可令病人试行排尿。排尿若能成功,则不必再行插管。平日尿液能自行沿导尿管周围溢出,说明膀胱已经恢复排尿机能,是拔管的指征。

3、药物疗法:

(1)、尿潴留:

①、刺激副交感神经使逼尿肌力量增强、内括约肌开放,以恢复排尿机能。如注射新斯的明、氨甲酰胆碱,口服Bethanelbolchloridedistigmin/Bromidl等。

②、抑制交感神经使内括约肌不处于紧张状态以利排尿,可用肾上腺能受体抑制剂。

③、用抑制尿道和括约肌痉挛药物。

(2)、尿失禁:

①、膀胱逼尿肌痉挛:可用阿托品类药物等。

②、膀胱内括约肌力弱:可将麻黄素与Ethinyloestrodiol配伍应用。

③、膀胱内括约肌松弛:应用西药效果不佳,可试用中药缩泉丸或缩泉汤

4、手术疗法: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可以选用下列手术方法:

(1)、经尿道内括约肌切开术:下运动元性膀胱排尿障碍,于伤后6个月仍不能自行排尿者;上运动元性排尿障碍,膀胱内括约肌张力增高,排尿阻力增大,长期不得缓解者,均对经尿道行内括约肌切开术。

(2)、尿道外括约肌切开术:因有长期排尿困难或尿路感染不能控制,经造影证实排尿障碍的主要阻力来自尿道外括约肌者,可行外道外括约肌切开术。

(3)、回肠代膀胱术:由于长期留置导保管或长期慢性尿路感染而发生膀胱挛缩者,可行回肠代膀胱术,以扩大膀肌容量,根除膀胱感染,减少排尿次数。

(4)、尿转流术:因有长期排尿障碍行留置尿管而并发生感染者,可做耻骨上膀胱造瘘术;病人一般情况不佳,尿路有梗阻合并肾盂积水、肾盂积脓、肾功能衰竭者可做肾造瘘术;膀胱挛缩因某种原因不能做回肠代膀胱手术者,可行输尿管造瘘术。

赞赏

长按







































哪的白癜风医院最好
北京看白癜风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ys/67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