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康复案例分享
2020-8-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患者:周先生
性别:男
入院时间:/3/15检查:CT示脊髓受压
X光片示L3双侧横突及椎旁骨折
病史:L3椎体骨折内固定术后1个月诊断:L3椎体压缩性爆裂性骨折并椎管狭窄评估1.神经平面评定:
右侧感觉平面T12,运动平面T1
左侧感觉平面T11,运动平面L2
2.ASIA脊髓功能损害分级:ASIA-C3.Barthel指数评定:40分中度残疾,生活需要帮助
存在问题1.运动方面问题
2.生活不能自理
3.二便不能自理
4.并发病症、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疼痛等
治疗运功疗法肌力训练:提改善损伤平面以下的肌肉功能强化肩带和上肢的肌肉力量耐力训练:改善持续运动能力平衡训练:平衡是坐站行的基础转移训练:实现日常生活自理的基础,并有效避免压疮行走训练:平衡、重心转移和髋膝踝关节控制是基础作业疗法: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学会生活自理的技巧,完成生活的自理。轮椅操作训练:回归社会。
结果1、社区性步行
2、生活自理
3、二便自理
讨论SCI是临床上常见严重创伤,常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幸存者也留下截瘫或四肢瘫,生活不能自理。要了解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存在的障碍,需进行ADL评定,根据评定得分,制定个体的康复目标。
RNADL评分内容标准较细,易操作,使患者康复治疗中较小的进步均能体现,能激发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训练。RNADL量表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用于SCI患者ADL能力评定,更是SCI患者康复疗效评价的客观依据。
SCI后通过一定的康复训练可以实现功能重组,这种功能重组主要依赖于功能训练。SCI患者除了每日进行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训练外,吃、住均在病区。在病区进行康复治疗时,应适时穿插康复教育内容,让患者认识到SCI的康复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使患者日常生活自理水平和社会活动参与能力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
患者与治疗师的合影参考文献:
1、廖利民,吴娟,鞠彦合,李建军,付光,谢克基,徐智慧,许光旭,黄孝庭,刘铁军,丛惠玲,高丽娟,瞿创予,宋波,沈宏,王建业.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管理与临床康复指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04)
2、李盛华,郭平德,王文晶.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与进展[J].中国骨伤.(01)
3、成人脊柱脊髓损伤32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19)
4、林桂珍,徐淑萍,李爱香.脊髓损伤并发症的康复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03)
5、综合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安徽医学.(03)
医院功夫传承正骨四宝健康-院址:佛山市禅城区张槎四路43号(东便公交站附近)长按指纹点击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