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关于脊髓损伤,我想告诉你
2021-3-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水平的发展,脊髓损伤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
中国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状况近几年有了很多新的进展,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能有效地指导临床预防工作的开展,在预防脊髓损伤发生显示出较好效果。作者复习了国内脊髓损伤资料并加以综合归纳,探讨了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现状,希望能有助于增加医生对患者损伤情况处理的预见性,并直接开展脊髓损伤的预防工作。
关于脊髓损伤,我想告诉你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常发生在30岁以下的人群。据国外统计SCI患者一生的治疗康复费用平均达75万美元以上,美国每年对SCI患者的花费超过60亿美元。我国的患病率更是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北京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每人中就有60人患病,几年来更是有上升趋势。昂贵的治疗费用,长时间的康复治疗以及劳动力的丧失给个人及家庭带来巨大影响,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流行病学研究可以为SCI提供发病率,人口统计学特征和损伤特点等资料,并可识别高危人群从而为防治SCI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及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供一定的依据,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
(一)脊髓损伤的发病率
发达国家急性损伤的发病率每年约是15~40/百万人,中国还未有全国性范围内的统计,但有很多地方性的统计,据宁广智对天津地区年至年的数据统计显示,年发病率为23.7/万,男女比例为5.63:1,年龄范围为16-90岁,平均年龄为46.0±14.2岁(其中男性45.8±14.2岁,女性47.5±14.5岁)。陈银海对珠江地区的统计显示男女比例为7.4:1,平均年龄为为47.5±14.5岁,其中工人和农民占66.08%。朱甲麟对医院年至年的相关病人统计显示脊髓损伤男女患病比例为6.29:1,农民占49.5%,工人占19.0%。一般认为男性患SCI比女性的比例高的原因是男性是家庭及社会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与女性相比,其社会活动更频繁,经常参与较危险的社会活动,且较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男性在SCI中的比例更高。工人和农民的比例高是因为文化水平导致其工作性质相对危险系数高,更容易发生脊髓损伤。
(二)脊髓损伤的好发部位
国内资料统计显示,骨折部位依次是颈段31.5%,胸腰段28.1%,胸段21.3%,完全性损伤56.7%,不完全性损伤43.3%。其中颈髓完全性损伤33.6%,不完全性66.4%.胸髓完全性损伤75.6%,不完全性24.4%.张强等统计显示:大约55%的成人脊髓损伤发生在颈髓,发生在胸髓、胸腰髓和腰髓大约各占15%,同时分析认为颈椎运动范围相对比较大,再加上椎体比较小,降低了这一区域的骨、韧带和肌肉运动的稳定性,这一结构使得颈椎更容易遭受暴力损伤。一些运动损伤尤其是跳水最常伤及颈椎,其他的如煤矿、伐木、娱乐活动如跳伞更容易伤及胸腰椎。
(三)脊髓的治疗干预
脊髓损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制动,牵引和药物治疗等,目前还未有有效的药物,应用最广泛的药物是激素,甲强龙是被国际急性脊髓损伤研究会认定为目前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证实唯一对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有效的药物。虽然甲强龙的临床效果至今仍有一些争论,但大部分的学者还是认为甲强龙对脊髓损伤治疗是有益的。手术治疗的术式根据损伤的情况不同而不同,主要有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及脊柱固定等。
尽管目前认为手术治疗脊髓损伤是有效的,但是对手术减压的作用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在脊髓损伤后患者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早的进行手术治疗。有资料统计显示在SCI病人中需要手术治疗约占70%,幸存的大部分病人需要康复治疗,但较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康复事业还没发展起来,只有近20%的病人进行了康复治疗。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李建军的研究显示目前人们对SCI康复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说明我们的SCI康复治疗整体水平很低。
康复医学的概念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在国内的发展已有30余年,但康复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康复知识及康复机构匮乏,机构不建全,康复医学知识普及率很低,医院多没有开展康复医疗。SCI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它对患者的生活将产生长期而持续的影响,而后期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寿命的主要原因,防治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康复治疗的重要任务,加强早期康复,开展康复教育及社区康复对预防后期并发症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应该在康复事业上投入更多
(四)完全与不完全损伤的分级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用与Frankel标准类似的病损分级(ImpairmentScale,IS),即修订的Frankel分级进行损伤分级:
A—完全损伤:S4-5无感觉与运动功能。
B—不完全损伤:损伤水平以下保留感觉功能,包括S4-5的感觉。
C—不完全损伤:损伤水平以下保留运动功能,但其关键肌的肌力<Ⅲ级。
D—不完全损伤:损伤水平以下保留运动功能,其关键肌的肌力>Ⅲ级。
E—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
(五)不完全损伤的常见病理征
(1)中央索综合征
病变多位于颈段,主要表现为上肢功能障碍重于下肢功能障碍,运功功能障碍重于感觉功能障碍,骶部感觉有残留。
(2)半切综合征
又称布朗—塞卡征(brown—sequard),是由于脊髓半侧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同侧本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3)前索综合征
脊髓前部损伤造成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和痛温觉障碍,而本体感觉存在。
(4)后索综合征
脊髓后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本体感觉丧失,而运动和痛温觉障碍。
(5)圆锥综合征
脊髓骶段的脊髓圆锥损伤和椎管内的腰神经根损伤。临床表现除运动、感觉障碍外,还包括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和下肢发射消失,部分患者可以保留骶反射。
(6)脊髓震荡
指暂时性和可逆性脊髓或马尾神经功能丧失,可见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甚至影像学检查阴性的患者。脊髓并没有受到机械性压迫,也无解剖上的损害。
(7)脊髓灰质炎
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发生分布不规则和轻重不等的迟缓性瘫痪。
脊髓灰质病毒
脊髓灰质后遗症
每年12月15日定为世界免疫日
(8)马尾综合征
指椎管内的腰骶神经根损伤,引起膀胱、肠道和下肢发射消失,呈现外周神经损伤的特征,表现为迟缓性瘫。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脊髓损伤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针对我国脊髓损伤的特点,我们建议加强以下预防措施:
(1)改善交通环境。如在公路两旁釆用减压护栏,改善道路的照明设施;增加监控摄像机数量,加大对交通违法的惩罚力度;增加对酒后驾车的监管力度;加强交通安全的普法教育,提供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正确使用安全带等。
(2)通过立法要求高危行业改善工作环境,配备安全设备,例如建筑行业、交通运输业及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等,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生产安全意识。
(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越来越多,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宣传教育,提高护理意识和护理水平。
内蒙古医院康复医学科
以骨科康复和关节康复为特色,同时涵盖了
运动损伤康复: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康复,踝关节外侧韧带重建康复,肩袖损伤的康复,半月板损伤康复,胫骨平台康复等
骨科康复:骨关节疾病康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手外伤康复,关节功能障碍康复。
慢病康复:骨质疏松症康复、颈肩腰腿痛康复、疼痛康复以及关节退行性病变造成的慢病康复。
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脑血管疾病康复,周围神经损伤康复,中枢神经损伤的康复,脊髓损伤康复,帕金森康复,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康复等。
康复中心:-
病房-
为了您的健康,我们一直在努力。
Betterhealthy.Betterlife
MovewellMoveofte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