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好医生丨赵枫20多年坚持做手术笔记的
2021-10-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治疗白癜风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0904/4250101.html
医者仁心。
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离不开医生。
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特殊时期,他们负重前行、驰援抗疫前线,成为最美逆行者。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传递着正能量。
他们的美德,都值得弘扬。
他们就是——泉州好医生!
闽南网记者尤燕姿通讯员苏婷慧
一台手术,结果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从医32年,第医院骨科主任赵枫,将每一台手术仔细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他悟出的更多是老一辈医者求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当下日新月异的医学,他将很多不能根治的疾病端口前移,以预防为主,从改变病人的习惯开始,让病人一辈子受用。
人物名片赵枫,第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脊柱内固定治疗及各种脊柱脊髓损伤治疗。率先在闽南地区开展椎间盘镜下腰髓核摘除术,并且在省内较早地开展了全脊柱畸形矫正术及小开窗关节置换术等。
从军校到军医
救死扶伤责无旁贷
人类在自然面前总是那么孱弱,作为一名军医,赵枫参加过洪水、地震、以及房屋倒塌等灾害的伤员救治。每当遇到这类自然灾害,解放军都是冲在最前线,承担救援任务,那么,人民军医就更加责无旁贷。
面对突发性的灾难,一声令下,赵枫科室里的三个医疗队马上就可以出发救援。医院独有的应急演练机制,组织人员、组建病房、开展营救、接收病人……部队扎实的训练,严谨的预案,往往给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赵枫一口浓浓的东北口音,听起来宏亮饱满,是一名军医给人的安全感。出生在长春,在西安读大学,再到福建工作,赵枫打趣说自己从东到西,再从北到南,横跨了整个中国,最后安家泉州。
因为自己的阿姨和姨丈都是医生,少年时,受他们影响,自己有了从医的念头。高考志愿填报了5个重点大学,其中就有两所军校,后来被第四军医大学录取,当年他们是全国第一批医学本科6年制,国家重点培养人才。毕业后分配到福建,曾经在福州、莆田工作过,最后留在了泉州。
一台手术
他让16岁少女重回校园
长达30多年的从医生涯,赵枫擅长脊柱侧弯矫形、脊柱各节段骨折固定以及关节置换等难度较大的手术。他感慨,一台手术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说到脊柱侧弯,危害极大,不仅会导致胸背变形、内脏受到挤压,甚至使寿命缩短,而这类疾病多发于青春期,女性比例高。他收治过一个16岁的花季少女,因脊柱侧弯导致身材扭曲变形、个头矮小,整日郁郁寡欢、自卑沉默、无心读书,赵枫对这位病人印象深刻。
“自从帮她做完手术,腰板一下变直了,也长高了5cm,整个人都兴奋起来,每天都叽叽喳喳话很多。”手术后,少女的性格开朗了,也不再自卑,重新回到校园,人生也因此而改变。
外科的更新,除了技术还有理念。以往,老人最怕摔倒,一旦摔倒发生骨折,就要长期卧床,从而导致多种并发症、多脏器衰竭。所以,老人摔倒骨折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如今,国内的医疗技术与国际水平快速衔接,很快就能够学习到前沿的专业学术文章和先进知识。因此,现在老年人骨折,手术后大多2—3天就能够下床,使很多原来可能死亡的老人生命得以延续。这也是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医学进步。
赵枫发现,在泉州,大部分群体骑电动车出行,发生交通事故后,摔伤骨折的概率较大,根据外伤流行病学,泉州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他将骨科亚专业细分,让病人对症寻医、精准治疗、精细护理,也让医生更加专科化。
赵枫在病房里跟科室医生讨论病例(受访者供图)
长年记笔记
为的是尽量做好每台手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了20多年手术笔记,赵枫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老一辈医者,他们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是下一代医者必须要发扬且传承的。
之所以会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源于20多年前自己做的一个手术。一个温州少女,在南安水头受伤,断了双手手掌。接断掌的手术,每只手上需要吻合血管、神经和骨骼20多样东西,他用了10几个小时,将少女的双手手掌接了起来。
3个月后,少女回来找他复查,不承想,少女的一只手能够灵活自如地使用,而另一只手却不那么灵活。赵枫努力回忆,两只手都是自己接起来的,可到底是哪里做得不同?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想了很久,始终没有眉目。从那以后,在做完稍有难度、复杂的手术后,赵枫都会将手术的要点记录下来。他办公室的桌上,铺满了一张张小便签,长年养成的习惯,让他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将每一台手术尽量做到完美。
赵枫在手术(受访者供图)
在赵枫看来,骨科涉及的面很广,种类多,有慢性的骨质疏松、关节退化,也有突发的骨折损伤等。他认为现在医生既要有好的专业技术,同时更需要将治疗的端口前移,将健康教育、科普等知识传授给老百姓,达到提前预防服务于大众的作用。
不忘传承前辈优良
以身作则做垂范
说到医学传承,赵枫难忘恩师的教诲。大学里的一堂课,刺激又紧张。曾经身为国民党少将军医的易声禹教授,从窗户外跳进了教室里,然后全身抽搐、扭曲、发抖……教室里的学生看得目瞪口呆、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是好。不想,过了一会,易教授停下他一系列怪异的动作,告诉学生们,他刚才做的所有异常动作,就是今天上课要讲的疾病主要症状。赵枫说,当时易教授的教学颇为生动,他常常以身试教,把每一堂枯燥无味的医学课上得生动有趣。
还有一位唐农轩教授,每当他要指导学生做手术时,就让医院,给学生仔细讲述明天要做的手术要点及手术步骤。老教授70多岁,还时常加班。他经常总结自己手术的失败案例,让大家听后受益匪浅。。他常常教导学生,“同行没有冤家,更多的是要相互补台,多交流,多提醒”。教授的教学,对他触动极大,无形中,是在鞭策和督促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如今,赵枫作为科室主任、党支部书记,业务和行政一肩挑。医院为家,只要科室有什么事,他从宿舍赶来就两三分钟,回到市区的家反倒睡不好觉,几十年如一日。
自己不仅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军人、科室领导,他常常率先垂范,好几个除夕夜自己在科室急诊手术,让年轻人在家安心过年。
编辑:林淳淳
审核:陈林生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