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胸部脊髓损伤 > 临床症状 > > 脊髓损伤4

脊髓损伤4

2016-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脊髓损伤

(三)心理功能评定

心理功能评定可应用于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的各个时期:

初期:了解心理损害的方面与程度,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中期:重复心理评定,根据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可判断康复的效果以及估计预后,为修改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终期:心理评定可为全面康复提出建议。

一、心理障碍的表现

脊髓损伤后患者会产生感知觉、情感和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感知觉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知觉的部分或全部丧失,对躯体的感受与控制发生困难,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情感方面表现主要为:孤独感、自卑感以及过度敏感反应。性格方面常常表现为:倔强和自我克制,但有较大的忍受能力。

二、定性心理评估

定性心理评估是用观察、访谈的方法对脊髓损伤后患者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变化)作出定性或半定量的评定。脊髓损伤患者一般要经历以下5个不同的心理过程:

(一)、震惊阶段是患者在突然遭受意外打击时,患者往往处于身体的休克和精神的麻木之中,患者突然感觉到“一切都完了”,表现情感上的麻木、震惊,对如此巨大的打击表现沉默或无明显反应,一般持续数分钟或几天。

(二)、否定阶段表现为患者对自己病情和可能终生残疾的可怕后果缺乏认识,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而是认为自己还能够完全恢复,否认他们会终生残疾的现实,此阶段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不等。

(三)、抑郁或焦虑反应阶段此阶段是患者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会终生残疾,一辈子与轮椅为伴时,患者会出现极度痛苦失去希望,孤独无助,失眠乏力,自卑感油然而生,表现为抑郁或焦虑反应,有时表现为极度愤怒,想自杀,此阶段一般持续数周或数月不等。

(四)、对抗独立阶段在此阶段当患者意识到自身的残疾后,有时会出现心理和行为的倒退,表现为生活上过多的依赖他人,不能积极配合康复功能训练,不原出院。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坦然地面对家庭和社会,缺乏积极独立谋生的心理和行为。

(五)、适应阶段经过上述几个阶段后,患者逐渐认识到残疾这个现实,并且从心理到行为逐渐开始适应,表现为悲观情绪好转,积极参与康复功能训练,努力争取生活自理,并积极想办法回归社会,患者要达到此阶段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以上5个阶段中,抑郁或焦虑反应阶段对患者的影响最大,是治疗的重点。

三、脊髓损伤心理康复

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损伤部位以下感觉与知觉的康复,心里情绪方面的康复,性心理康复及其调节和帮助患者协调医患、家庭和社会关系,促进其参与社会。主要的心理康复治疗方法包括支持心理疗法、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生物反馈疗法、人本主义疗法、集体心理治疗和家庭心理治疗等,根据具体阶段采取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有效的心理治疗,使患者逐渐适应生活、学习、家庭或工作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主动面对出现的各种困难,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调节机制,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保持心理的健康。









































刚在公共厕所解完手刚在公共厕所解完手
邢女士和姐姐均被撞倒邢女士和姐姐均被撞倒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zz/1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