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教你读懂脊髓损伤

2016-12-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神经功能(运动、感觉、括约肌及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脊髓损伤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四肢瘫或截瘫,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的创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80%的脊髓损伤患者由于合并症在3年内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军脊髓损伤者中20年后仍生存者仅一例。二战后康复医学迅速发展,特别是SCI中心的建立,使SCI患者的预后大为改观。

在发达国家,除去少数患者因损伤于伤后短期内死亡以外,80%的SCI患者可以经职业训练后恢复工作,重返社会生活。同时可以回归家庭,结婚或生育。目前SCI尚不能治愈,正规的康复训练是针对SCI的有效治疗方法。通过康复治疗,可使SCI患者充分发挥残留功能,最大限度开发潜在功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显著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显示,尽早开展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利于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图解:

(1)功能锻炼

在骨折愈合后,视病情的许可,在床架、支架、拐杖等器械的辅助下,加强锻炼,使患者可以起坐、站立,甚至步行。

反负重训练系统YK-

适合于中风病人、脊髓损伤、小儿脑瘫等患者肌肉萎缩进行外科疾病、截肢和矫正性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使用

(2)物理治疗

①按摩

按摩时手法要轻,由远及近地对四肢各部位进行按摩,目的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顺胃肠蠕动方向用手掌按摩、揉擦及深压,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顺结肠蠕动方向按摩,可促进排便;顺耻骨上按摩,可促进排尿。对下肢的按摩,操作时由足趾开始,依次为踝关节、膝关节及髋关节的屈伸动作,其次为髋关节的内收、外展及举高,并使其一侧足跟置于对侧膝部,然后沿小腿下滑直达踝部。对上肢的按摩,应被动屈伸手指、握拳,并协助做腕、肘、肩诸关节的活动。对痉挛性肢体做被动活动时,要有耐心、要缓慢地进行,切忌粗暴,以免发生软组织损伤,导致出血及日后的异位生骨。

②电疗

对弛缓性瘫痪患者,应用感应电治疗可防止其肌肉萎缩及纤维变性,并能改善肌肉营养状况和使肌肉保持功能状态。因电疗对痉挛性瘫痪患者无效,所以不宜采用。

③水疗

热水浴有助于肌腱、肌肉、韧带的伸展,改善关节的活动度,减少痉挛,使组织变得柔软些。

(3)功能性电刺激

功能性电刺激又称人工脊髓,其基本原理为通过适当剂量的电刺激使肌肉或肢体重现功能活动。刺激可直接作用于肌肉,亦可作用于神经。电刺激可增强肌肉的有氧代谢,释放更多的活性酶:亦可增加肌肉的横切面积和提高肌原纤维所占的百分比,从而增强肌力;还可增快肌肉的收缩速度和增强肌内的耐力。此外,尚可在中枢神经系统与肌肉之间开放更多的通道而加强其控制运动的能力。

①刺激股四头肌

留负极于大腿前面上中交界处,诱导期可见股四头肌间断性收缩,而于强化期及站立期则明显有力。

②刺激股神经

置负极于腹股沟股动脉之外侧,刺激后可见股四头肌收缩,虽然强度低但是效果好,能改善排尿功能。

③刺激腓总神经

置负极于腓骨小头下万,正极于小腿外侧伸肌肌腹上,用以纠正足下垂,使踝关节呈足背伸而为站立和步行作准备。

④刺激腰背骶棘肌

置电极于感觉平面以下的两侧骶棘肌,使腰背肌收缩,维持人体站立姿势。

⑤刺激正中神

经置负极于肘窝正中,正极于前臂下1/3屈侧。

⑥刺激尺神经

置负极于肘后内侧,正极于前臂中下1/3交界处之屈侧。

⑦刺激桡神经

置负极于肘窝外侧,正极于前臂中下1/3交界处的屈肘穴处。









































白癜风方法
白癜风的最初症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zz/41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