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起搏器治疗颈脊髓损伤导致的呼吸衰竭

2019-2-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脊髓损伤出现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情况下,呼吸机正压通气可以作为一种维持生命的措施。然而,机械通气使肺炎发病率及早期死亡率增加,长期机械通气的脊髓损伤患者较正常人预期寿命明显缩短。此外机械通气还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如活动范围受限、身体不适、说话及进食限制以及大量消耗医疗资源(美国,每年约,美元/人)。电刺激改善呼吸功能技术是这些患者的一个很好的治疗选择。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的Dalal等通过文献综述介绍了几种用于呼吸肌起搏的电刺激技术优缺点。该文章发表在年8月的《PhysMedRehabilClinNAm》上。

膈肌起搏器技术:包括两类——膈神经刺激器及膈肌内置入电刺激器。主要用于C3以上水平的脊髓损伤。C3-5范围脊髓损伤的患者大多不能进行膈肌起搏,因为此范围脊髓损伤会导致膈神经的细胞体损伤,继发膈神经Wallerian退变。因此术前必须评估患者的通气状态和膈神经的存活性。膈神经电刺激器手术也得到改进,最初是在颈部或胸廓切开置入电极,目前是在微创下手术,使用胸腔镜在胸腔内安放刺激器。电极及发射器也进行微型化设计。不足之处是:膈肌起搏患者,通过膈肌起搏获得吸气动力,呼气的肌肉却没有受到刺激完成收缩,患者咳嗽无力,使患者仍难以清除肺部分泌物。多数情况下,气管切开术还需要继续保留。胸髓电刺激技术:呼气肌肉主要由胸神经分布支配,较为分散,通过刺激神经根恢复是不切实际的。然而,呼气肌肉可以通过电刺激安放于上胸髓的背侧表面上的脊髓水平的圆盘电极而激活(T9-L1范围),可以提高患者的咳嗽能力,改善患者呼吸功能。肋间神经替代膈神经后电刺激技术:临床中由于膈神经损伤,脊髓损伤患者能够直接应用电刺激恢复呼吸的病例不多,一些研究者尝试通过肋间神经膈神经转移手术来恢复“膈神经”,替代后通过刺激肋间神经起搏膈肌。在现有的几种呼吸肌电刺激技术中,膈肌起搏器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较机械通气更具有优势。对于脊髓损伤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白癜风的病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zz/9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