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表格一,及部分名词解释
2019-2-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膀胱损伤后尿道损伤
膀胱损伤
后尿道损伤
尿道口流血
常无
常有
膀胱情况
空虚
充血
导尿
无尿液流出
常与后尿道受阻
肛指检查尿道
前列腺位置正常
前列腺上移
膀胱造影
造影剂示破裂
外渗趾骨后间隙膀胱周围
受伤机制
腹内形破裂常与
骨盆骨折
骨肿瘤的表现
疼痛
肿胀
皮肤
功能障碍
全身表现
转移
恶性
早期出现
进展快
皮温高
出现早
晚期多见
较早出现
良性
不明显
进展慢
皮温低
不明显
无
无
斜疝和直疝的鉴别
斜疝
直疝
发病年龄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多见于老年
突出途径
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
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
疝块外形
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
半球形,基底较宽
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
疝块不再突出
疝块仍可以突出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
精索在疝囊后方
精索在疝囊前方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嵌顿机会
较多
极少
全身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的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
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
全静脉麻醉TIVA:是指在静脉麻醉诱导后,采用多种短效静脉麻醉药复合应用,以间断或连续静脉注射法维持麻醉。
局麻:用局麻药暂时阻断某些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使这些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表面麻醉: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施用于粘膜表面,使其透过粘膜而阻滞位于粘膜下的神经末梢,使粘膜产生麻醉现象。
局部浸润麻醉:将局麻药注射于手术区的组织内,组织神经末梢而达到麻醉作用。
区域阻滞:包围手术区,在其四周和底部注射局麻药,阻滞通入手术区的神经纤维。
神经阻滞: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蛛网膜下腔阻滞:将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腔,阻断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而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麻醉作用称~,又称腰麻。
硬脊膜外腔阻滞:将局麻药注射到硬脊膜外腔,阻滞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使其所支配区域的感觉或(和)运动功能消失的麻醉方法,称为~,又称硬膜外麻醉。
毒力:指病原体形成毒素或胞外酶的能力以及入侵,穿透和繁殖能力。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性或手术后的感染,在外科领域中最常见,占外科疾病的1/3-1/2。
疖: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痈:指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丹毒:是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好发部位是下肢与面部。
急性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可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是深部蜂窝组织。
败血症:是指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者。是一种全身性感染。
脓血症:是指局部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间歇地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全身各处的组织或器官内发生转移性脓肿者。
菌血症:属脓毒症的一种。指血中检出病原菌,有全身反应的感染。
条件性感染:又称机会感染,是指平常为非致病菌或致病力低的病原菌,由于数量多和毒性增大或人体抵抗力下降,乘机侵入而引起的感染。
库欣反应:临床上当颅内压增高接近动脉舒张压时,病人会出现血压升高,心博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称~,多见于急性颅内压增高病例。
脑震荡:头部受外力作用后,发生短暂性脑功能障碍,但无脑组织器质性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脑疝:是急性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临床急症。由于占位性病变使颅内某分腔压力高于某临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即从压力高区向压力底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脑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当这些结构被挤入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引起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时,称为脑疝。
骨折:骨质的连续性发生完全或部分性中断称骨折。
骨化性肌炎:骨折后骨膜被撕裂移位,其下有血肿形成,机化成肉芽组织,然后骨化并非因肌肉创伤形成骨质。
Colles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伤后骨折远段向背侧、桡侧移位,近段向掌侧移位,可影响掌侧肌腱活动。
Smith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伤后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骨折近端向背侧移位。
麦氏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信膝部将髋与膝尽量屈曲,然后使小腿外展、外旋或外展内旋,或内收内旋,或内收外旋,逐渐伸直,出现疼痛或响声即为阳性。
Tinel征:即为神经干叩击试验,当神经损伤后或损伤神经修复后,在损伤平面或神经生长所达到的部位,轻叩神经即发生该神经分布区放射性麻痛,称Tinel征阳性。
骨筋膜室综合征: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
5P征:无痛,脉搏消失,皮肤苍白,感觉异常,肌肉麻痹。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由于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临床上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发绀,胸部拍片由广泛性肺实变。
解剖复位:矫正了各种移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对线完全良好。
功能复位:临床上虽尽力最大努力,仍未能达到解剖复位,但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称功能复位。
搭肩试验(Dugas征)阳性:患侧肋部紧贴胸壁时,其手掌不能搭到对侧肩部;或当手掌搭到健侧肩部时,肘部不能贴近胸部,此即搭肩试验阳性。
脊髓震荡: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立即发生弛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感受,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这只是暂时性功能抑制,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即可完全恢复。
脊髓休克:各种较重的脊髓损伤后均可立即发生损伤平面一下弛缓性瘫痪,这是失去高级中枢控制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
手休息位:手处于自然静止状态的姿势。即握笔姿势。
手功能位:是手可以随时发挥最大功能的位置,如张手,握拳,捏物等。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