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粒白血病及鉴别诊断
2016-12-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慢粒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同时使正常造血受抑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肝脾肿大及各器官症状。
临床表现
1、起病缓慢,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最早出现的自觉症状往往是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表现。
、脾肿大可引起左季肋部或左上腹沉重不适、食后饱胀的感觉。
3、较少见的症状有背痛或四肢痛,因脾脏梗塞而觉左上腹或左下胸剧痛。
4、晚期当血小板减少时皮肤、齿龈易出血,女性可有月经过多。检查诊断诊断时所有的患者都有白细胞增高,数目自(10~)×/L以上不等。多数细胞为髓系细胞,从髓系原始细胞到表现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不等。有时见到嗜酸陛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常见,血小板数常增高,有时表现轻度贫血,骨髓检查发现髓系增生极度活跃,偶尔伴有骨髓纤维组织增加。多数患者骨髓中的原始细胞少于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计数明显下降。由于转钴胺素I和Ⅲ的水平增高,维生素B。:水平常很高。血LDH和尿酸水平有时增高。骨髓细胞遗传学分析发现Ph染色体可诊断CML。
诊断慢粒白血病的同时,要学会与以下疾病鉴别诊断:
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临床上以出血为主,白细胞50×/l,血小板显著增高,可见异型血小板,骨髓巨核系增生为主,ph1染色体阴性。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患者皮肤粘膜呈暗红色、口唇紫暗、红细胞增高显著,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增强,ph1染色体一般均阴性,粒系无核浆发育不平衡现象。
3、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贫血呈轻、中度并与脾肿大不一,白细胞减少或增多,但罕见有超过50×/l者,骨髓干抽,活检示造血组织为纤维组织取代。无ph1阳性细胞。
4、类白血病反应
多有原发病灶,临床上一般无贫血、出血及淋巴结、肝脾肿大,血象中虽见少数幼稚细胞,但以成熟细胞为主,细胞胞浆中有中毒性颗粒及空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伴有核左移现象,无明显的白血病变化,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ph1染色体阴性。
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于老年人,脾肿大程度不如慢粒,白细胞通常在×/l,血象及骨髓分类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偶有原淋、幼淋细胞。
注意事项
1、不要多接触X射线或其它有害的放射线。
、与X线接触的工作人员应搞好劳动保护,加强预防措施。
3、慎用氯霉素、保泰松、细胞毒类抗癌药及免疫抑制剂类等。饮食原则白血病是一种很严重的血液疾病,最为严重的时候会使患者的生命消失,给家人带来极大的悲痛,而白血病除了要进行治疗外,日常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人们要对生活中的饮食引起注意,那么白血病的饮食有什么原则性呢?
白血病患者的饮食要从多方面考虑,因为治疗的关系,所以日常饮食也是有所改变的,白血病患者的饮食最好是要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尤其在化疗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现象,此时可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食方法,或在三餐之外,增加一些体积小、营养丰富的食品,但是一定要注意保证充足的影响,并且要注意营养的搭配要均匀。
由于白血病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会导致体内的营养物质流失,所以人们要注意多进食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这也是白血病患者治疗时的饮食原则之一,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能阻止癌细胞生成扩散。摄人大量维生素C,还能增强机体的局部基质抵抗力和全身免疫功能,对于白血病患者来说是有帮助的。
总之,白血病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饮食可以辅助治疗疾病,让患者朋友们更早的拥有健康,所以人们要对此引起重视。戒烟、不酗酒。
加强营养,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保持心情舒畅,增强免疫力。
郑州医院医学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