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早期康复治疗

2016-11-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由于现代化生活的进步,交通意外和工伤事故的增多,使得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并且大多数外伤性的患者都较年轻,正处在年富力强之时,伤病的困扰给自身和家庭造成残酷的打击,随之而来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此世界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急救,从早期康复到恢复期康复,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以期尽可能地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尽早地回归社会。

人的脊髓简单来说由中心的神经元灰质和包裹在周围的神经纤维束白质组成,是支配躯干和四肢的低级中枢神经,一旦出现损伤,相应的肢体功能就将随之受损或丧失。

脊髓损伤的病理分型:

鉴别是完全或不完全损伤对于治疗及患者预后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

完全性脊髓损伤:伤后3小时脊髓灰质出现多灶性出血,白质尚正常;6小时左右可出现全灰质出血,白质水肿;12小时后白质出血,神经轴突出现退变,灰质中神经细胞坏死;24小时灰质出现坏死,白质中多出轴突退变。中晚期坏死组织逐渐被吞噬,表现为囊腔形成,组织疏松软化、胶质增生。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早期也出现由灰质出血到白质出血、灰质坏死、白质退变的过程,但因损伤程度不一,病理变化轻重不等;中晚期灰质坏死处也形成囊腔,但白质保留。

脊髓损伤的早期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是指损伤开始到脊柱可负重为止,其基本目的就是骨折复位,稳定病情,恢复或至少保持现有的神经功能。

成功有效的康复治疗必须尽早进行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脊髓损伤后要及时监测病人的气管是否通畅,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同时一定要注意损伤平面。对于合并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有时诊断很困难,但必须要考虑到颅脑损伤和脊髓损伤的可能性。正确、及时的转移患者,往往决定预后的好坏。

在骨折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的优缺点这一问题上尚存争议。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是骨折复位并卧床休息,直到病人在有或无外界固定装置的帮助下可自行活动。

多数患者骨折复位及愈合需要10周左右时间,长时间的卧床会产生许多不良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而外科治疗是采取复位、固定术,提倡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利于尽早开展护理工作,尽快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

不论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脊髓神经损伤的康复程度是近似的。总之,无论是采取延长卧床时间的内科治疗,抑或是有一定风险的外科治疗,必须从尽量减少不良并发症的角度,权衡两种治疗方案的利弊,选择比较适合病人情况的治疗措施。

具体而言:

(一)正确体位

患者在卧位下首先要保持正确体位,这样对骨折部位的正常排列有助,同时对于预防褥疮、关节挛缩及痉挛的发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仰卧位时四肢瘫患者肩下垫的枕头要足够高,这样两肩不致于后缩,另外肘部要伸展,腕部背屈,拇指外展背伸,余四指处于微屈;髋关节伸直,踝关节背屈。

侧卧位时双肩向前,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腕及手指均呈自然屈曲位,下侧髋关节、膝关节置伸展位,上侧髋、膝关节屈曲放在枕头上要与下侧下肢隔开,踝关节呈自然背屈状。

(二)呼吸系统练习

呼吸肌主要由膈肌、肋间肌和腹肌等组成,膈肌的支配神经主要为C4,肋间肌的神经支配为T1~T7,腹肌的支配神经为T6~T12。

脊髓损伤后,其受损平面以下的相关呼吸肌麻痹,造成胸廓活动能力降低,在急性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以至无法正常排出,易致肺部感染。因此,每天进行2~3次以上的呼吸和排痰训练尤其重要。

(三)被动运动

不同部位的损伤,被动运动的范围应有全面的考虑。

依据损伤平面及患者相应的临床表现,每天进行1~2次的被动运动至关重要,常规的指导原则为每个关节活动3~5分钟,动作宜轻柔,缓慢而有节奏感,强调在无痛或少痛范围内。

(四)康复护理

对于脊柱不稳定患者,伤后24小时内宜选用动力床,而对脊柱稳定者,可使用减压床或皮垫床等。

强调每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发生不应有的褥疮,同时要求翻身时应沿身体轴线翻滚以防脊柱的扭转造成不应有的损伤。

(五)个人卫生

采用中性肥皂,注意大小便后以及会阴的清洁护理,避免局部潮湿,尽可能减少褥疮发生的可能性。

(六)药物治疗

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原发性损害常常是不可逆的,而继发性损害被认为可以预防或者阻止的。









































北京哪能治白癜风不复发
北京治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bj/11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