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肚子中间出现ldquo深沟rd
2021-7-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一位年轻的妈妈来医院康复科,咨询产后康复的问题。
她面露难色,说自己已生育宝宝后半年余,脱发、肥胖等问题都已经恢复如初,可是偏偏腹部的皮肉却仍然松弛,平卧坐起时明显感觉到腹中间有一条凹陷的“深沟”存在,这令她十分苦恼。
康复治疗师一听就立刻明白,这就是令准妈妈们头痛不已的“产后腹直肌分离症”。
腹直肌重度分离悬吊训练除困扰
在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会使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向两侧分离。
而部分产后女性由于腹壁本身薄弱或者双胞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多次生产等原因,导致不能靠自己机体的恢复就让肌肉回到原来的状态。
核心肌群状态评估
康复治疗师对这位年轻妈妈的核心肌群状态进行了精准评估后,确定她的腹直肌分离达到了3指以上(重度)。
康复治疗师运用SET悬吊训练技术,通过对她的核心肌群的薄弱环节以及不稳定肌群,给予不同层次的运动指导,终于使这位妈妈的腹直肌分离状态达到2指以下(正常)的水平,解决了她的“心头大患”。
运用悬吊训练技术,进行核心肌群运动训练。(ps.为保护患者隐私,特邀医师小哥哥友情出镜)
康复治疗师提醒,有腹直肌分离困扰的产后女性们,要避免做仰卧起坐等会加重腹直肌分离的卷腹运动,也不建议做“小飞燕”等会对脊柱造成压力的动作。
什么是SET悬吊训练
悬吊训练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界,被誉为治疗师的“第三只手”。
悬吊训练是一种力量训练、肌肉功能性康复方法。它能通过强化躯干肌肉及非主导肢体的运动能力,加强神经和肌群之间的反馈、统合功能来提高身体在运动中的平衡、控制能力和稳定状态。
临床上,悬吊训练对于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疾病都有着不错的康复治疗效果,比如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脑瘫、骨折术后、运动损伤、颈肩腰腿痛、产后腹直肌分离等相关疾病。
悬吊训练:遵循渐进、无痛、注重整体性
1、以闭合链运动为主。
闭合链训练可以更好地激活和训练局部稳定肌;身体进行闭合链训练时,局部稳定肌和整体运动肌可以更加协调地运动。
2、遵循渐进抗阻训练。
根据先练“神经”再练“肌肉”理论,训练开始时进行低负荷训练以激活局部稳定肌。
在每次训练中,遵循组与组之间的训练负荷递增直至患者出现疼痛或动作完成不正确为止,如此可以不断增加对神经肌肉的刺激,迅速恢复稳定肌的活力。
3、训练中无痛。
一旦发生疼痛可能意味着训练负荷过大,康复治疗师会在训练中不断通过调整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4、在不稳定的平面上进行训练。
以悬吊绳为支点或使用气垫,身体的不稳定可更有效刺激局部稳定肌。
5、使用振动技术。
对悬吊着患者的绳索用双手进行高频率的振动,可增加不稳定性,可有效缓解疼痛。
6、注重整体性。
人体是由各个关节构成的动力链,当一个环节出问题后,可能会影响其相邻甚至更远端的关节。
比如一名颈痛或肩痛患者,可通过悬吊训练系统,检查其腰、髋或膝足等关节有无弱链接存在。经过相应的训练治疗后,患者的肩痛、颈痛可获得进一步缓解。
市中西医康复科
市中西医康复科由康复病区、康复治疗中心、康复门诊、高压氧舱组成。科室秉承“凸显康复疗效、提升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的理念,注重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团队技术合作,业务量逐步扩大,病种逐步增多,治疗方法和手段逐步增加。病种涵盖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慢性疼痛等领域。
目前,康复科共有医师10名,包括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5人。康复治疗师10名,包括主管技师2名,初级技师、技士8名。
该科室设备先进,通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能充分发挥多样、安全、有效的现代西医康复和中医相结合的优势;运用Bobath、Brunnstrom、运动再学习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高压氧等现代复治疗方法,同时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针灸、推拿、小针刀、超声药物透入、耳穴埋豆、穴位贴数、隔物灸、穴位注射、正骨复位等中医治疗技术手段;擅长颈腰腿痛疾病、骨病、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脑出血、脑梗塞、脊髓损伤、颅脑外伤等疾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最大限度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重返家庭社会。
预约挂号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