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康复概述

2021-11-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小儿脑瘫(CerebralPalsy,CP)是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引起的以姿势异常和运动障碍为主的综合征。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及行为异常,伴有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脑瘫病因多种多样,且具复杂性,主要病因包括胎儿出生前母体孕期不良习惯、妊娠期感染、中毒等;围生期早产、缺血缺氧及胎盘功能异常等;产后呼吸窘迫、高热惊厥及颅内感染等。

脑性瘫痪致残率高、治愈率低,治疗周期长,加重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因为小儿脑瘫的危害性大,难治度高,以及社会对脑瘫疾病的重视度高,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对CP的治疗方法也推陈出新,日益增多。其中以中医疗法、康复训练及药物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这些方法疗效不一,在小儿脑瘫的治疗中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近年脑瘫常见疗法概述如下:

传统疗法

1、针灸疗法

针灸作为传统医学治疗神经、运动系统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改善脑瘫患儿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方面优势显著。而循经针灸推拿法作为一种优质的脑瘫中医治疗方法,在脑瘫疾病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在现代医学领域,可以结合电针、温热电针等进行治疗,通过电针夹脊,可将感觉刺激不断上行传入大脑皮层,促进皮层功能的恢复,同时加强对病理性传出冲动的抑制而起到降低肢体高张力的问题。

2、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较成人之不同主要为在手法着力上须更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因痉挛型脑瘫主要表现为肌力低、肌张力高、影响运动发育等,故常用穴位指按及循经推法、捏法等推拿手法来起到疏通经络、理筋复位、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作用

在现代医学领域,可以结合深层肌肉按摩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等进行推拿。

3、中药内外治法

中医根据脑瘫患儿症状、体征,结合舌脉或指纹,将其分为五型:一是肝肾亏损型,表现为肢体拘挛僵硬,发育迟缓;二是心脾两虚型,表现为肢软无力,神疲倦怠,舌淡胖伴齿痕;三是痰瘀阻滞型,表现为肢体挛缩,痰多,癫痫;四是脾虚肝亢型,表现为肢体强直抽搐,乏力,纳差;五是脾肾虚弱型,表现为头项软弱、倾斜,喜卧语怯。分别予六味地黄丸、归脾汤、通窍活血汤合二陈汤、异功散加减、补天大造丸治疗。

除中成药外,中药熏蒸、药浴及蜡疗等作为辅助疗法,在治疗脑瘫患儿上均有一定进展及疗效。

现代疗法

1、运动疗法

目前针对脑瘫患儿肢体运动障碍的治疗主要以运动疗法为主,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康复治疗技术和相关理论的不同,各国学者形成许多学派,如Bobath法、Vojtal法、Rood法及本体感觉神经促进法等。都是通过抑制原始反射及异常姿势,改善非正常运动方式,增加关节活动度,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有效降低儿童残障的发生。痉挛性脑瘫患儿可能需要更高强度刺激和更长训练持续时间来改善肌肉和肌腱功能。

运动疗法的训练方式包括:平衡训练、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进行性阻力训练、水上运动训练、多关节肢体训练、虚拟现实训练等。

2、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对脑瘫患儿的辅助手部功能改善有明显作用。

3、物理因子疗法

颅脑电刺激:Qi等研究显示,与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患儿比较,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强化运动治疗患儿的综合痉挛量表评分下降、总运动功能测量评分增加、步行速度加快,即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强化运动更能有效治疗痉挛性脑瘫。

经颅磁刺激: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e,TMS)主要根据电磁互换的原理,通过头皮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脊髓神经根或周围神经,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引起一系列脑部生理生化反应,从而改变大脑的活动状态。它是一种无创、无痛、操作简便及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的新型神经电生理技术的临床治疗手段。

扫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bj/124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