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挑战7岁女孩,双腿进行性无力和感觉异
2021-12-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7岁女孩,表现为双腿进行性无力和感觉异常1周。脊髓矢状位MRI可见T3-T8水平一大的硬膜外血肿伴病灶内分隔(图1)。横断面上,病灶从左侧椎间孔延伸至椎旁区域,并与增厚的左侧胸膜融合(图2)。MRI可见多发肺内结节。
(图1:A:T1WI;B:T2WI;可见T3-T8水平一巨大的高信号椎管内肿块伴病灶内分隔;脊髓严重受压)
(图2:A:T1WI;B:T2WI;MRI提示高信号背侧肿块;从左侧椎间孔延伸至椎旁区域,并与增厚的胸膜融合[白箭];可见多发肺内结节)
诊治经过
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高,血清肺吸虫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患者行病灶完全切除后予吡喹酮治疗。症状逐步改善。病理学证实肺吸虫的诊断。
最终诊断
肺吸虫感染
讨论
肺吸虫病(paragonimiasis)是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由肺吸虫感染引起,通常是由于摄入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囊蚴的淡水蟹及蝲蛄(小龙虾)而感染。在中国流行的主要是斯氏、卫氏肺吸虫,南方地区流行的是斯氏肺吸虫。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临床上易误诊,可致严重并发症,故及早诊断与治疗尤为重要。
肺吸虫可侵入多个组织、器官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根据疾病进展,可以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为囊蚴摄入至幼虫移行阶段,可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且感染虫体越多越容易出现这些表现。慢性期为肺吸虫侵入肺部形成囊肿、瘢痕并产生虫卵的时期,该阶段主要表现为咳嗽、咯血。根据不同的受累部位,肺吸虫病可以分为胸肺型、腹型、脑脊髓型、皮肤型及混合型,且在感染虫体数量越多时越容易发生肺外型感染,如侵犯腹部、颅脑及皮肤等组织器官。还有一类为隐匿型,无临床症状而仅发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
脑脊髓型是最常见且危害最重的肺外型肺吸虫病,约20%-45%的肺吸虫病患者有颅脑损伤表现。可表现为惊厥、意识障碍、头痛、头晕、呕吐、人格改变、认知功能减低等。虫体移行导致脊髓损伤可表现为运动、感觉障碍,严重者甚至瘫痪。
MRI最典型的表现为隧道征。肺吸虫在组织内移行时对组织造成损伤、出血以及虫体死亡吸收后即形成隧道样表现。脑型肺吸虫病MRI检查还可表现为聚集的环状阴影,增强后呈葡萄或肥皂泡样。
椎管内硬膜外肺吸虫感染罕见。MRI可见位于胸椎的豆状硬膜外肿块,从椎间孔延伸至椎旁增厚胸膜,支持肺吸虫的幼虫可通过血管周围或神经周围组织迁移进入硬膜外间隙。其另一MRI发现为肿块内的局灶性出血(在颅内肺吸虫病种常见),也是椎管内肺吸虫肉芽肿的特征。
硬膜外肺吸虫肉芽肿的最主要鉴别诊断为淋巴瘤。绝大多数硬膜外淋巴瘤通常表现为T1WI和T2WI等/低信号,增强后可见均匀强化。而硬膜外肺吸虫感染多为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局灶性出血的出现也有助于其与淋巴瘤的鉴别。另一鉴别诊断为转移瘤,后者多伴有椎骨破坏或其他部位转移性病变。此外,儿童转移瘤的出血也很罕见。
[参考文献]
1.WangM,JuY,LiuX,LvL,WangZ,JiangS.Hemorrhagicintraspinalparagonimiasis.Neurology.Jan30;90(5):-.
2.QinY,CaiJ.MRIfindingsofintraspinalextraduralparagonimiasisgranulomainachild.PediatrRadiol.Oct;42(10):-3.
3.胡杨红,詹学.肺吸虫病的诊治进展.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11(5):-54.
温馨提醒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转载不要忘了注明出处哦~~~神经病学俱乐部ub神经病学俱乐部,立足一线临床,服务神经科同行,助力神经病学天天向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