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脊髓病
2021-12-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接受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经一段时间治疗后产生脊髓损害称放射性脊髓病(radiationmy-elopathy),如同时造成脑部损伤称放射性脑脊髓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鼻咽癌、食管癌患者接受放射性治疗如深部X线或60Co放射治疗可造成脊髓损伤,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以下学说:①直接照射损伤;②血管受累引起脊髓缺血继发软化、坏死;③自身免疫反应;④自由基损伤。
病理
受累节段脊髓肿胀,灰质和白质界限不清,镜下可见血管壁纤维索样改变,管壁增厚,伴有管腔内血栓性栓塞,有淋巴细胞浸润,累及灰质时前角细胞变性且数量减少。
临床表现
由于多在颈部及其周围接受放射治疗,故颈髓受累多见。起病隐匿,早期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可出现颈肩部疼痛、Lhermitte征、进展性感觉缺失,之后出现运动障碍,晚期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有以下几种临床类型:
1.早期短暂型症状轻微,一般3个月后症状可消退。
.急性瘫痪型起病较快,主要表现为截瘫或四肢瘫,症状达高峰后病情逐渐稳定,其原因可能是血管病变导致脊髓坏死。
3.慢性进展型最为常见,潜伏期3个月~5年,以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逐渐加重为特点,是放射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
4.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型极为少见,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征象,系脊髓前角细胞损害所致。
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正常或蛋白稍高,椎管通畅;MRI检查可发现微小病灶。
诊断
根据病史,脊髓损伤症状发生在肿瘤放射治疗后,症状范围大致与照射区域-致,结合脊髓MRI检查,可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
主要与癌肿的复发和转移相鉴别,注意有无颅底部位骨质破坏。
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方法。部分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神经细胞营养剂、抗氧化剂可改善症状;亦可用针灸和康复治疗。
本病治疗效果欠佳,应注意预防,进行放射治疗时应控制放疗剂量、时间,保护非放射区组织,减少本病的发生。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外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诊断学急症处理传染病种系统解剖学老年护理实践指南养老护理员基础护理技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