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陆家嘴东方脊柱论坛学术精粹一览
2016-1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来源:
医院脊柱外科
刘涛李超周军张岩李新华
骨科在线鲁海燕
在6月3日举行的陆家嘴东方脊柱论坛暨椎间盘病阶梯治疗理念与技术实践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上,25位中美德三国脊柱领域的知名专家分别做了专题演讲。今明两天,我们将把部分专家的授课内容摘要分上、下两篇陆续发布,希望能弥补未能参会同道们的些许遗憾。
▲医院王岩教授
《脊柱畸形的矫形技术及策略》
王岩教授用临床实践来比较VSD和PSO临床运用特色,阐述了用脊柱截骨术主要是Y型VCD三维截骨术矫正Pott’s后凸畸形,着重强调了临床运用中该技术保留中柱,稳定咬合对患者矫正的最适角度,从而达到林祥的临床矫正效果。
▲医院姜保国教授
《脊柱脊髓损伤的快速救援》
姜保国教授简要汇报了脊柱脊髓损伤的急救、治疗与康复的课题,在课题研究中,首先要建立脊髓损伤患者数据库,并通过大数据评估急性脊髓损伤早期减压及延期手术的疗效;其次根据该前瞻性研究,证实早期手术对脊髓损伤的有效性,证明建立快速救治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终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脊柱脊髓损伤急救规范化流程,全面提升转运救治水平。
▲上海第二医院袁文教授
《颈椎病融合手术5-16年随访》
袁文教授在对例颈椎融合术后患者进行平均5年随访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前路减压融合术疗效肯定,极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术后植骨融合率平均96.2%,而多节段融合术者为95.7%;颈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像学发生率为72.5%,而症状学发生率为10.9%;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不等同于发生临床症状,自然史不能忽略。
▲医院冯世庆教授
《如何突破脊髓损伤修复的颈瓶》
冯世庆教授综合院前、入院后常规检查,早期(72小时内)脊髓损伤评分等因素来确定手术方式及时机,进而总结脊髓损伤修复思路和策略。在关于脊髓损伤的治疗方面,冯教授着重强调细胞移植。他还汇报了该院在细胞移植方面所做的基础研究现状及进展,特别指出术后瘢痕的形成在细胞移植方面设置了颈瓶,主要是抓住瘢痕形成的不同时机。
▲医院刘忠军教授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刘忠军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科研成果,阐述了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的相关问题。他指出,非融合手术具有保留脊柱活动度及减少相邻节段退变等优势,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正愈发受到业界重视并得到发展。该手术需严格把控手术适应症,年轻、颈椎曲度好、退变轻、椎间隙高度无丢失的患者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
此外刘忠军教授还指出,规范、精准的手术操作及假体的尺寸,植入的轴线、角度等都会对手术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各位同僚在实施人工置换术时要注意把控手术适应症、选择合适的假体、规范手术植入技术等问题。
▲医院杨惠林教授
《Discshunt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
杨惠林教授介绍了椎间盘退变过程中营养与代谢的改变(髓核内部PH值变化)、退变椎间盘的病理基础,逐步引入该话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思路,以及临床实践盘性疼痛的处理措施,其中重点介绍外科分流术即利用尼龙线经髓核开放引流的经验。同时,他还介绍了本科室在该技术上的研究及运用,并用大样本动物实验研究来探讨外科分流术对盘源性疼痛的治疗加以支持。
▲医院陈仲强教授
《胸椎狭窄症的关键手术技术与适应症》
陈仲强教授分享了几种临床治疗胸腰椎狭窄症的技术,包括后路“涵洞塌陷法”OPLL切除脊髓直接减压、经后路脊髓有限环形减压联合胸椎去后凸术等一系列手术方式,令与会人员收益匪浅。
他指出,胸椎管狭窄症常合并有颈椎或腰椎管狭窄,需仔细鉴别,认真诊断,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和熟练的减压技术,才能确保手术安全和疗效,而新技术研发与应用也是提高手术安全与疗效的希望。
▲上海第二医院倪斌教授
《颈椎术后翻修术》
倪斌教授分享了数例颈椎术后翻修的病例,提出颈椎术后翻修的目的和病因,手术指征和治疗原则,着重强调了手术遵循的原则是恢复和重建颈椎前柱高度和生理性前凸,植骨以自体骨为首选,进行充分可靠的内固定;无内固定或内固定不确切时,正确使用外固定,并有足够时间保证植骨融合。
▲南京大医院邱勇教授
《严重脊柱侧凸的治疗: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
邱勇教授结合临床经验阐述了脊柱侧凸治疗手术方案选择的个人见解。他指出,脊柱侧弯手术十分复杂,可通过术前呼吸机治疗改善呼吸功能、分期手术等方法降低手术风险,但术后仍易出现拔管困难、神经并发症等。
因此,术前手术方案设计尤为重要,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需要深思熟虑。患者强烈需要的是解决呼吸功能障碍及神经损害等问题,而不是获得外形的完全矫正。脊柱侧弯矫形术应当注重呼吸功能及神经功能的保护及恢复而不是外形重建。手术方案设计的需要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重,切忌为了矫形而矫形。
▲第二医院李明教授
《退变性脊柱矢状面畸形认识与处理》
李明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阐述了退变性脊柱侧弯矢状面畸形矫正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首先介绍了脊柱侧弯的分型和相关概念,然后强调了脊柱矢状位相关参数的矫正在退变性侧弯矫形中的重要地位。
他指出,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需要重视骨盆投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等参数的变化,强调评估退变性脊柱侧弯病情的X线拍片时需要包含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
此外,李明教授还结合数个病例介绍了不同矫形手术方式、手术入路的特点和适应症,并强调我们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需要选择简单合适的术式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明天刊发的《陆家嘴东方脊柱论坛学术精粹一览》(下)。
欢迎投稿,请将稿件发送至:
orth
orthonline.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个白癜风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