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早期处理,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被
2016-12-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脊髓损伤常常造成严重瘫痪,早期处理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然而,一些重要的治疗理念已经发生变化。
1、合适的固定,防止因损伤部位的移位而产生脊髓的再损伤。颈椎损伤,一般先用颌枕带亲牵引或持续的颅骨牵引。
2、减轻脊髓水肿和继法性损害的方法:(1)地塞米米松,10-20mg静脉滴注,连续应用5-7天后,改为口服,每时3次,每次0.75mg,维持2周左右。(2)甘露醇,20%甘露醇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5-7天。(3)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每公斤体重30mg剂量一次给药,15分钟静脉注射完毕,休息45分钟,在以后23小时内以5.4mg(kg/h)剂量持续静脉滴注,本法只使用于受伤后8小时内者。(4)高压氧治疗,据动物实验,伤后2小时进行高压氧治疗效果最好,这显然不适合于临床病例,根据实验经验,一般伤后4—6小时内应用也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3、手术治疗:手术只能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和恢复脊椎的稳定性,目前无法使损伤的脊髓恢复功能。手术的途径和方式视骨折的类型和致压物的部位而定。手术的指征是:(1)脊椎骨折,脱位有关节突交锁者:(2)脊柱骨折复位不满意,或仍有脊柱不稳定因素存在者:(3)影像学显示有碎骨片凸出至椎管内压迫脊髓者:(4)截瘫平面不断上升,提示椎管内有活动性出血者。MRI显示脊髓内有出血者可在脊髓背测正中切开脊髓至中央沟,清除血块与积液,有利于水肿的消退。手术后的效果术前常常难以预料,一般而言,手术后截瘫指数可望至少提高一级,对于完成性截瘫而言,提高一级并不能解决多少问题,对于不完全性截瘫而言,提高一级移意味着可能改善生活质量。为此,对于不完全性截瘫者更应持积极态度。
近期,由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大会(CNS)和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ANS)发布的关于《急性颈椎及脊髓损伤的最新循证医学指南》,明确指出,急性脊髓损伤后早期不推荐使用类固醇。新指南是年出版的原始指南的更新版。新版指南有19项I级推荐,每项均有I类证据支持。还有16项基于II类证据的II级推荐和77项基于III类证据的III级推荐。原文见于年Neurosurgery杂志。
由于缺乏相关证据,新指南未包括脊髓损伤(SCI)患者使用低温治疗或其他治疗此类损伤方面的资料。
与旧版指南不同,在“急性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一章中的推荐是,急性脊髓损伤的第24至48小时内,不能使用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进行这样修订是因为临床上缺乏支持这些药物有益的医学证据。事实上,该报告还包括表明大剂量类固醇带来有害的不利影响的确凿证据。研究表明,该人群中使用类固醇会导致较高的感染率,较高的败血症发生率,滞留在重症监护病房时间较长,并导致并发症增多,有时甚至引起死亡。
这项新建议似乎为神经外科医师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医学中心的LangstonHolly博士说,这将为患者提供一种直接的和有益的影响。他说,“新版指南明确规定,急性脊髓损伤中不建议使用甲强龙,没有I级或II级证据支持甲强龙的使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I级到III级证据表明这种治疗方法具有有害的副作用。”
资料来源:医院神经外科
点击阅读原文,白癜风哪个医院看较好白癜风该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