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营第1阶段毕
2017-2-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14次本文由北京中途之家成员原创,版权归北京中途之家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北京中途之家--- 年6月19日,北京市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营第1阶段毕业典礼暨北京东城中途之家生活重建项目推介活动在京隆重举行
人民网、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中国网、上海文广集团、香港卫视的媒体朋友以及社会各界充满爱心的企业家、学者、高管和公益人余人出席毕业典礼
作为我国大陆地区首次开展的以同侪服务为核心的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项目,本训练营第一阶段,已经为20名北京籍伤友学员全部实现了生活自立,也为全国余万脊髓损伤者(简称“伤友”)自立生活带来了新希望。
出席活动在前排就坐的领导和嘉宾
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吕争鸣、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副主编余敬中、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副主任王彤;市肢残人协会主席李楠、中国肢残人协会脊髓损伤者委员会副主任张宁、中国康复医院作业治疗科主任刘璇、首都医科医院院长助理中医康复中心主任公维军、东城区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汪凯燕出席了本次活动。
学员身着争气的服装蓄势待发
著名歌手胡海泉等 (请在WIFI环境下收看,土豪请无视,如果没有WIFI可以蹭土豪的热点)
用爱与坚持灌溉的生活重建开花结果
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项目在海外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而我国大陆地区至今仍没有系统化的开展类似项目。本训练营由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北京市东城区中途之家承办,是北京地区首次举行类似培训活动,填补了北京地区针对脊髓损伤者服务的空白。
小伙伴人们在现场欢聚一堂
年度,训练营采用2期集中住宿式和3期社区日间式两种模式训练50名北京籍脊髓损伤伤友,目前已经完成第1阶段的前两期集中住宿式训练。生活重建开展的是一种适应新身体状况的全方位的生活能力训练,学员们通过每期28天的集中训练,通过心理、体能、自我护理、生活技能、辅具、无障碍、政策、社会融入、咨商、出行能力等课程,实现了完成生活自立所需各种能力的提升,学会了如何使用新的身体,开始属于自己的新生命。
孙晓阳用嘹亮的小号声为毕业典礼拉开了序幕
这其中有颈椎受伤的9级小号手孙晓阳,我们都亲切的叫他“小咩”,通过训练不仅完成了自立生活,重新拿起了阔别6年的小号,还在训练营结束后不久实现了坐着轮椅到日本自由行的梦想。
北京中途之家创始人唐占鑫作主题演讲“重建之路”
目前,中国有脊髓损伤者约余万人,并且还在以每年5至7万人的速度增长。作为%的后天受伤的伤健者,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极限运动、高风险职业和病变等意外造成的,伤友受伤平面以下的所有神经功能都会出现严重的障碍。
2期学员杨洁带着她的两个小天使女儿为典礼献唱
伤友的平均受伤年龄在20至30岁,他们的个性和心智完整而独立,大多数拥有宝贵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身体的残障成为限制他(她)们能力的墙。受伤的他们或数年如一日的在父母或照护人员的护理下生活、或将自己封闭在房间内虚度残生、或眼望窗外的蓝天妄自菲薄、或心存致远却苦于肢体的残障难以行动。
吕争鸣副理事长为学员颁发毕业证书和新生命之杯——铁臂阿童木,希望学员毕业后可以像阿童木那样善良、聪明、充满正义感
拿到毕业证书和阿童木的美丽学员——姣姣
1名30岁受伤的伤友如果终生在他人照护下生活,经初步估算,将消耗万元人民币的家庭和国家成本,而海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大多数伤友都可以通过生活重建实现自立生活,再通过职业重建,利用既有的知识和技能重新成为优质的人力资源,通过生活重建实现自立生活、回归社会的伤友,可以将“万”这个负数变成正数。
珍琦董事长俞飞英女士在毕业典礼发言——汇爱成河
我们将在今年7月于东城区景山街道残疾人温馨家园开展社区日间式的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虽然短短的训练营并不能彻底改变伤友的生活,但可以为伤友指明方向,提供工具和办法。
毕业典礼大合影
每个伤友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千千万万的家庭组成了我们社会,生活重建通过重塑伤友自立生活及创造价值的能力,解决每个家庭乃至社会的现实问题,以实际行动协助伤友共圆他们的伤友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