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现场请闭上你的嘴巴,好好听我的指挥
2017-2-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急救担架怎么抬?”真的应该医生说了算
7月13日有媒体报道:北京曹女士反映,7月9日凌晨其父亲突发脑血栓,急救医生要求家属自己找人抬病人下楼。家属花约20分钟找到邻居帮忙。家属称送医后医生表示患者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家属质疑急救人员要求其找人帮忙抬患者耽误了抢救时间,对患者造成伤害,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 这样的事件绝非孤例。在之前的“南航门”事件中,突发肠梗阻的记者腹部剧痛难忍、危在旦夕,而急救人员与机组人员却在“担架由谁抬”的问题上产生争议,僵持不下,导致记者一怒之下强忍疼痛,自己爬上救护车,后在微博上发布事件经过,引起举国 在一个急救事件的语境下,担架应该如何抬?这显然是一个专业问题。
它真的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那么简单!
从选取合适的担架、到病人怎么上担架、上了担架怎么行走,这都是一个严重依赖医生专业知识及经验的过程。可以用一些反面例子来阐述这个道理。
不恰当的抬举病人上担架容易造成二次损伤。比如脊椎受伤的病人,如果被不懂的人一阵“好心”地乱扶乱抬,那很可能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造成脊髓受伤的后果。
病人上担架后如何下楼梯?也需要在医生专业的指挥下,通过众人的协力,才能安全地通过一层层楼梯,抵达目的地。听从医生的指挥,可以避免由于慌乱和业余,造成病人摔伤,形成再一次的意外伤害。
“南航门”事件中,如果机场方面和南航机组人员不是以其固化的日常管理规章说事,而是一条战线统一下来——急救现场,一切听从医生的调度,一切以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为准则,可能急救效率要高得多,减少因为拖延时间而给病人造成的风险和痛苦。
拿本文开头提到的事件来说,当时急救人员是否出现违规情况?
新闻报道称,经相关负责人核实,无论是医生还是担架员最后都抬了病人。再者,由于当时病患年岁较大,并且住在老式楼,那里没有电梯且拐角较多,出于病患的安全考量,当时,工作人员希望能找些人搭把手,在转运途中在旁扶着老人。
“我们的医生和担架员是两位男士,都去抬病人了,另外一位女护士则要拿诊箱以及氧气瓶。”负责人表示,“也不是护士不能去抬,实在是因为该老年人岁数太大,怕在抬担架过程中出现危险,所以希望多找些人搭把手。”
在急救现场,医生下了一个指令要求——增加抬担架人手。作为患者家属却讨价还价,去质疑医生的专业判断,最后造成了宝贵时间的无情流逝。什么时候和医生谈论争议问题不好,偏偏选择患者在这个世界上最需要争分夺秒的时刻来质疑医生?明明是你的无知耽误了最珍贵的时间,最后怎么还来怀疑医者不够负责任?
作为病人家属,明智的选择是:急救现场把嘴巴闭上,一切听医生的调度指挥,这才是对病人最好的照顾和帮助。如果每个人都认为在这种语境下,自己有资格对医生的决定指手画脚,甚至抵制不执行,病人往往就会因为这种无知和自大承担原本不必要的医疗风险。
医疗不可能完美,但医生依然应“独断”医生有没有可能做错决定呢?当然有。甚至在如何抬担架上还有极少数医务人员显得不够专业,在细节上存在瑕疵。但关键在于,急救语境下,多么不完美的医生也要比不懂医的普通人判断更可靠。不能因为医生的不完美和可能犯错,就不让医生站在那个指挥官的位置上,否则这可能意味着更大的一种错误。
在急救场景下,最大的不专业不是来自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来自于医生态度的不专业。身为医生,也许你通晓所有担架的使用方法,你知道急救时间对病人意味着什么,但因为你不够强势,不够“独断”,把宝贵时间和精力陷入到和非专业家属无休止的讲道理扯皮上来,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放弃了,那么这就是一种不专业。
急救环境下,医务人员往往被提醒的一件事情是,要把围观者劝离开,设置一个隔离带,因为人群会制造不必要的声音,甚至可能影响和干涉到急救者的工作。
但现在的问题是,当我们发现这种理想的环境无法得到,比如现在不得不需要外力的援助的时候,医务人员能否hold住场面就变成一个异常重要的问题。想一想这个问题,患者家属找人帮忙一起抬担架,真的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吗?当然不是。医生的威信力不足以说服和影响家属的态度,这是一个原因。而家属的顽固无知,又是另一个原因。
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才发生了这种客观上的“不快”——耗费时间过长耽误了抢救时间。不管患者追不追究责任,这都已经成为一个铁一般的事实。
在医疗过程中,患者家属会揪住某个细节问题全盘否定医生,甚至要追究责任。问题的存在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一方面还在于,医生没有足够担起责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显得不够强势和独断。越不敢承担责任,越对自己没有底气,越显得唯诺顺从。貌似可以商量,貌似可以模棱两可,貌似可以自由选择。造成的结果就是彻底失去了病人的信任,一旦失去了这种根本的信任,再小的问题也会被放大成大问题,无限上纲上线。
担架问题是很多医疗问题的一个投射,不应该引起争议的专业区域却起争议,反映的是医生的威信力不足,没有足够的自信,去影响和控制现场的人群。此时此刻,传统媒体刊发的评论中,还在这个问题上肆意评价侮辱医生,好像大有商量的余地。又置医生的专业地位与威信力于何地?
我只能希望,这种争论仅仅是在口头谈资和无聊版面上,而不是发生在急救场景下。假设我是现场指挥急救的医生,真的一定会非常厌恶这种自以为是的纸上谈兵。
请闭上你的嘴巴,好好听我的指挥!就那么简单,这即是我对待这种争议的态度。
身为医生,如果你一切按照急救规章和医疗原则来行事,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无知者的落井下石能奈你何?只不过是徒增笑话而已。我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作者:吴帅来源:好医生(om)授权转载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下方白癜风费用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