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在卧床期间应怎么训练专家来
2017-8-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通常情况下,脊髓完全损伤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强化残存功能、预防继发病变、调整生活环境、改造生活用具。但是对于脊髓不完全损伤或者是能够恢复部分功能的患者来说,在受伤后的一定时间内,还可以改善部分功能,但是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越晚,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脊髓损伤的患者应尽早开展康复训练。那卧床期间的患者该如何训练呢?
(1)体位和体位变换。
处于卧床期间的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对预防压疮、肢体挛缩和畸形、减少痉挛并保持关节活动度有重要意义。当然,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体位,给患者翻身时最好是用2~3个人进行轴向翻身,检查患者的皮肤是否出现压红。
(2)关节活动度训练。
做关节活动度的练习能保持关节活动度,对防治关节畸形、促进血液循环、防治肌肉短缩和挛缩有重要作用。还可以防止挛缩引起的关节疼痛、体位异常以及生活自理等困难。所以对于完全损伤的脊髓损伤患者需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对不完全损伤的患者可以进行主动关节活动。
(3)肌力维持、强化训练
对于完全截瘫的患者应重点进行肩带、背部以及上肢肌肉的训练,特别是降肩胛肌(如斜方肌,背阔肌)和伸肘肌的训练。如果损伤平面较低,应多训练腹肌以及腰背肌,这样可以为将来移动身体、使用轮椅以及拄拐行走提前做好准备。出现自主运动的患者,可行徒手辅助的自主运动和自主运动。在确保脊椎稳定的前提下,要尽早利用哑铃、弹簧拉力器等进行抗阻力自主运动。
(4)呼吸功能训练
呼吸功能训练包括胸式呼吸(胸腰段损伤)和腹式呼吸训练(颈段损伤)及体位排痰训练等。胸廓被动运动训练,每日2次适度压迫胸骨使肋骨活动,防止肋椎关节或肋横突关节粘连,但有肋骨骨折等胸部损伤者应禁用。
(5)排尿障碍的康复
治疗主要是纠正逼尿肌和括约肌的活动异常,恢复协同活动。保持膀胱容量达到~ml避免尿失禁和尿潴留。可采取间歇导尿的方法建立定时定量饮水和定时排尿制度,残余尿少于80~ml时停止导尿。还可应用药物、理疗和针灸的方法改善排尿问题。
(6)排便障碍的康复
脊髓损伤患者的排便障碍主要表现为便秘,大便失禁少见。可以改变饮食结构,尽量采用粗纤维饮食,避免刺激性和难以消化的食物,保证合理的身体水平衡,从而使粪团保持柔软。此外肛门牵张训练、药物治疗、腹部按摩等也有助于排便。
医院友情提示脊髓损伤患者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接受康复训练之外,在饮食、生活习惯上也需多加重视,避免因误食加重病情,反而对身体健康不利。
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转载需说明出处,违者必究!
-------医院-------
医院
了解更多康复咨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