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轮椅姐姐刘晓清努力,就有无限希望
2017-9-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在山东潍坊诸城市伏淇河旁的家中,胸部以下瘫痪的残疾姑娘刘晓清迎着晨光,安静地趴在床上,面前是一副特制架板。她左手扶板面和宣纸,左臂支撑身体的重量,右手才得以艰难地提起毛笔,书写她新的一天。
正在书写的刘晓清
刘晓清说:“不可否认,我的童年是不幸的,甚至是痛苦的。因为身体的原因,自己每向前一步都要比别人多付出很多,人生度过了一段很灰暗的日子。但是这么多年一路走来,再回首过往,这些苦难都变成了我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经历和财富。所以,我现在觉得,苦难其实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会帮你走出自我,激发出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从而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
刘晓清画作:《春意》
一个肢体健全的人都难以保持的写字姿势,她经常一写就是半天乃至一天。就这样寒来暑往,她已坚持了24载——即使因长期趴卧让一颗肾在萎缩,另一颗肾发生位移,她也没有停下手中的笔。刘晓清想对所有的残疾人朋友说:不要放弃生活,活着、努力就有无限希望。
书法精神谷底的最后支撑年,刘晓清5岁,一辆拖拉机从她身上碾了过去,导致脊髓损伤,胸部以下失去知觉,连常人轻易完成的翻身都无法做到。
父母带她辗转求医治疗多年,转眼到了9岁,被病痛折磨的刘晓清渴望上学,父母不忍拒绝,就请来晓清的表姐用轮椅推她上学。然而一年后,教室搬到二楼,刘晓清因身体不便,只能与短暂的学校生活告别。
刘晓清书法:《论语》
生命中的变故一度让年幼的刘晓清跌入精神谷底。“退学后的三四年时间里,父母要忙工作,只能把我一个人锁在家里,那种孤独、寂寞就像无底深渊。”刘晓清至今记得,有一天白昼如夜、雷雨交加,自己害怕得从床上摔下来,无助地哭喊“妈妈”。
在父母的不懈鼓励下,她自学了小学、初中课程,还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阅读带她进入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不经意间,刘晓清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闲来无事时,她临摹书中的字和画,但父母没有能力指点;母校的曹春华老师得知她的情况后赶来义务指导,帮她打下了书画基本功。
刘晓清书法:《五柳先生传》
“之后几年,我又师从本地书法名家刘增满、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顾亚龙等多位热心老师,对书法的兴趣愈发浓厚。”刘晓清回忆起那段日子,依然显得有些“黑暗”,但如今自己悟出一个“很朴实的道理”: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
刘晓清画作:《昙花》
“我现在已经能享受孤独、品味孤独,有时候还不太想被外界的喧嚣打扰呢。”她扭头看了一眼陪伴了她17年的老猫“妞妞”平静地说,“有时人们并不是一无所有,上天让我们空出手,是为了接住更美好的。”
活着要实现一些价值刘晓清在书画展讲话
“能提笔写字,让我感到生活充满希望。”刘晓清说,“人得靠着心中的希望乐观地活着,书法就是我的希望。这么多年,因为我身体的残疾,得到了社会上很多好心人的无私帮助。长久以来,我一直渴望能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去回馈别人,帮助别人。这让我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我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不断得到着,并不断付出着,而就在这种得到与付出之间,你会体验到了一种爱的力量。所以能为别人提供一点点帮助,为社会贡献一点微薄之力,我非常乐意。尤其是我从事的是传统的书画艺术,是要被人们欣赏和传播的,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是一个爱的传递者,让更多的人喜欢书画艺术,并在书画艺术里感受到我对社会的一份爱,这是我的一个心愿。”
刘晓清书画展
24载艰难写来,刘晓清不仅在最近几年拿出书法获奖奖金捐给汶川地震灾区、资助当地白血病女孩,还在诸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从年起举办“中国梦·好人梦”“伏淇兰心”等书画展,义拍数百幅作品。年8月的一次书展,她将25万元义拍所得全部捐献给残疾人事业。
除了直接捐款,刘晓清还热衷公益。年底,她得知诸城市特殊教育学校有不少聋哑学生喜欢书法,却苦于没有人辅导指点。于是,她在父母的帮助下克服出行不便,坚持到孩子们身边教授书法,一直持续到现在。
“长久以来,我都有一个希望,就是像海迪姐姐那样,尽己所能帮助别人,尤其是身有残疾的人,这是我对自我价值的理解。”刘晓清说,她学习书法就得益于良师益友们的不吝赐教,自己理应积极付出、回报社会。
刘晓清获得“中国好人”称号
如今,刘晓清已获得“中国好人”等大小荣誉、奖项数十个。刘晓清坦言,最喜欢的“荣誉”其实是网友们给的“最美轮椅姐姐”。
本文摘自《中国残疾人》,内容有部分删节
作者:唐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