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脊髓损伤后四肢功能重建技术简
2019-7-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第十一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年12月2日-4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什么是四肢功能重建?
脊髓损伤是一种灾难性疾病,常常遗留四肢功能障碍,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自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成立以来,在现代康复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开展了脊髓损伤后四肢功能重建手术,提高了脊髓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现介绍如下。
1、脊髓损伤后的上肢功能重建
采取肌腱转位、肌腱固定、神经转位等手术方法,成功为颈脊髓损伤后手功能障碍的患者重建了手的爪握持物功能;采用周围神经SPN或选择性颈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有效缓解严重的上肢痉挛,重建患者的旋转功能,解除手的痉挛状态;使患者可以完成拿物、吃饭、穿衣等术前难以完成的日常生活活动。
2、脊髓损伤后下肢功能重建
采用周围神经SPN或选择性周围神经肌支切断术、选择性脊髓圆锥区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等降低下肢的肌张力,缓解下肢痉挛状态如大腿内收肌、小腿三头肌、腘绳肌等痉挛状态;同时配合肌腱转位、关节畸形矫正、Ilizarov外固定架固定等手术是患者的下肢负重面积扩大、改善下肢生物力学传导状况、增加下肢协调性;从而改善下肢站立和行走功能。
1、脊髓损伤后四肢严重痉挛情况稳定者。
2、脊髓损伤后四肢骨关节畸形,严重影响四肢功能活动,正规康复治疗无效者。
3、其它类型神经疾病导致的四肢痉挛、关节畸形、功能障碍者。
4、具有上述情况并且无明显心理障碍者。
5、术后可以配合康复训练者。
四肢功能重建技术是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兴技术,脊髓损伤患者在应用传统康复技术康复效果不满意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功能重建技术提高肢体的功能。
手功能重建术前双手无功能
手功能重建术后双手可以抓握核桃
下肢功能重建术前患者难以行走
下肢功能重建术后行走功能改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