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急性期的运动疗法
2020-1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公益中科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882589.html
本期的训练目标主要是:(1)保持正常体位,预防压疮。(2)加强呼吸训练,预防肺部感染。(3)肢体被动运动,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4)主动运动训练,维持和增强残存的肌力。
一、保持正确体位
患者在床上的正确体位,不仅对保持骨折部位的正常排列,而且对预防压疮、关节挛缩及痉挛均非常重要,应在发病后立即按照正确体位摆放患者。
1.仰卧位
(1)四肢瘫患者上肢体位肩下垫枕,确保两肩不致后缩。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的枕头上,使肘关节呈伸展位,腕关节背伸约45°以保持功能位。手指自然屈曲,颈髓损伤者可以握毛巾卷,以防止形成功能丧失的“猿手”。
(2)下肢体位髋关节伸展,在两腿之间放1~2个枕头以保持髋关节轻度外展。膝关节伸展,但要防止过伸展。足跟放一垫圈以防压疮,足趾朝上。
2.侧卧位
双肩均向前伸,呈屈曲位,一侧肩胛骨着床。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上方的前臂放在胸前的枕头上。腕关节自然伸展,手指自然屈曲。躯干后部放一枕头给予支持。位于下方的髋、膝关节伸展,上方的髋、膝关节屈曲放在枕头上。踝关节自然背屈,上方踝关节下垫一枕头防止踝关节跖屈内翻。
二、呼吸训练
1.吸气训练:T1以上脊髓损伤主要表现为膈肌功能减退,肺活量下降,呼吸变浅。为提高膈肌功能,治疗师用手掌轻压患者胸骨下方,以帮助患者练习膈肌呼吸运动。
2.呼气训练:腹肌部分或完全麻痹不能进行有效呼气时治疗师单手或双手在上腹部加压,在呼气接近结束时,突然松手代替腹肌的功能,辅助患者完成有效呼气。
3.膈肌呼吸:呼吸训练的要点是进行膈肌呼吸,减少呼吸频率,协调呼吸。首先放松全身肌肉,特别是躯干上的肌肉,先闭嘴,用鼻子吸气,同时鼓腹,然后嘴略张开呼气,同时收腹,也可将左手放在胸部,呼吸过程中原位不动,右手放在脐上部,吸气时随腹壁上抬,呼气时向后方用力按压,加强腹部回缩。
4.缩唇呼吸:缩唇呼吸可使口腔与支气管内压力升高,减少死腔通气。并减少克服呼气阻力所做的呼吸功。方法是鼻吸气,呼气时将口型缩小缓慢呼气并发出轻微声响。
三、被动活动
对丧失功能的肢体进行被动活动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关节最大的活动范围,从而防止关节挛缩的发生。
每一肢体活动5分钟,操作要轻柔、缓慢而有节奏。被动活动要限制在无痛范围内。被动活动顺序从近端到远端,活动全身诸关节。除脊柱和对脊柱有影响的肩关节屈曲外展限制在90°、直腿抬高不超过45°外,每个关节均应做全运动方向、全活动范围的运动。被动运动训练应每天进行1~2次,直至患者能够进行主动运动,并且能够靠自己的力量保证充分的关节活动范围为止。此外,急性期患者因脊髓休克瘫痪处于弛缓状态,各种反射可以随时被诱发出来,如训练方法不当,不仅容易造成骨与关节损伤,而且会在无意之中强化原始反射、痉挛和异常运动模式。因此,被动运动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髋关节屈曲时要同时外展,外展不得超过45°;膝关节伸展要缓慢,不得出现过伸展。
2.髋关节内旋、外旋要在髋关节屈曲90°、膝关节屈曲90°状态下进行。
3.当患者下段胸椎或腰椎有骨折时,屈膝、屈髋时要格外小心,勿使腰椎活动。
4.患者仰卧位时被动屈曲膝关节,需同时外旋髋关节。
5.在对颈髓损伤患者进行腕关节和手指被动运动时,禁止同时屈曲腕关节和手指,以免造成伸肌肌腱的损伤而导致其活动能力和功能丧失。
6.不得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
7.动作要缓慢而有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