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损伤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
2020-11-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腰椎损伤是指腰椎骨、关节、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发生损伤、退行性变,引起腰椎后关节错位(功能紊乱)、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骨质增生,直接或间接地对神经根、脊髓(马尾)及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压迫、刺激而造成继发性损害,而引起的临床症候群。
腰椎综合征,常见的有肥大性脊椎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后关节错位、腰椎滑脱症、骶髂关节劳损及腰部软组织损伤。
肥大性脊椎炎:又称退行性腰椎关节病,属老年常见病之一。骨质增生可发生在脊椎各段,在腰椎段好发于L4、5。按脊椎病因分型属骨关节损变型。
腰椎后关节错位:又称后关节功能紊乱,按脊椎病因分型属关节功能紊乱型。
腰椎急性扭挫伤或慢性劳损是本症的主要病因,而老年性脊椎退行性变(椎间盘变性和椎周软组织变性)导致的椎间失稳,则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因。
腰椎后关节错位,轻的由于关节囊的损伤、关节无菌性炎症过程,可有局限性腰椎旁疼痛和压痛,此时,可通过卧床、腰部运动或热敷等而迅速自愈。
腰椎后关节错位,如不及时治疗,可因脊柱力学的损害而引起椎间盘的继发性损害,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无外伤史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后关节错位,纠正关节错位是取得疗效的关键,而治疗软组织劳损,是根治本症的重要措施,故应用物理综合疗法要比单项理疗效果明显。
腰椎滑脱症: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引起的腰椎狭部不连,使椎板、下关节突与椎弓根之间,只以纤维相连,骨质连续性中断,称为狭部不连或狭部裂。当这些纤维组织尚坚固,使椎体可正常活动时,无症状出现;但如果由于外伤、慢性劳损(负重、扭转用力不当),致使狭部不连之椎体向前移位,称为腰椎滑脱症,多发生于第4或第5腰椎。
根据滑脱程度分为4度:将骶椎分为四等份,滑脱1/4为1度,依此类推。
2度以下,疗效能巩固者,可免除手术治疗。
龙氏正骨腰椎正骨手法:
1.双手重叠直接冲压法:用于腰椎后凸及侧弯者。
2.双手间接分压法:用于腰椎前滑脱或倾位仰位者。
3.俯卧牵抖冲压法:用于胸腰骶椎的椎间关节各类型错位。对新创伤引起的椎间盘突出征,能促其还纳复位。
4.仰卧提臀冲压法:用于腰椎滑脱症(Ⅰo--Ⅱo)。
5.俯卧摇腿揉腰(背)法:用于胸腰椎综合症的各骨关节损害者。是胸腰椎后关节左右旋转式错位和脊柱侧弯的常规手法。
6.坐位旋转摇搬法:用于腰椎后关节左右旋转式错位。
7.侧卧摇按法:用于胸腰椎左右旋转式和混合式错位。
8.俯卧按腰搬腿法(二式):
一式用于旋转并后突的腰椎后关节错位、腰椎间盘突出。
二式用于腰骶椎侧弯侧摆式错位。
9.抱膝滚动法(二式):
一式用于胸腰骶椎向前滑脱式错位,脊轴过伸者。
二式用于骶椎点头导致腰骶椎成角者。
往期回顾
《龙氏正骨骶椎正骨手法》
《龙氏治脊四步十法》
《腰椎间盘突出》
《正骨推拿复位法》
点击查看
了解详情
课程咨询扫码即可
课程冯钰
课程冯钰
龙氏正骨、罗氏正骨培训班咨询冯老师
目前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