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处理的超全方案教你消灭并发症

2021-3-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01

脊髓损伤

脊髓是连接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的通道,是把大脑的命令传递到人身体各个部分的关键环节。脊髓损伤通常是脊柱受到外力打击,导致脊椎骨折,引起脊髓受损;也可以是脊椎炎、脊髓肿瘤、脊椎血管病变等疾病的后果。

02

脊髓损伤引起的主要功能障碍

1、瘫痪:胸和腰的损伤导致下肢瘫痪,颈的损伤可导致四肢瘫痪。

2、感觉障碍:瘫痪肢体通常伴有相应的感觉障碍,甚至丧失。

3、大小便失禁:小便失禁十分常见,也常有排尿困难。大便通常便秘,也可失禁。

4、疼痛:不少患者出现损伤部位以下的疼痛。

5、肌肉痉挛:腰以上的脊髓损伤常常出现肌肉痉挛,影响肢体活动、护理,有时还可以引起疼痛。

6、压疮(褥疮):是最常见的脊髓损伤并发症,可以导致感染和活动障碍。

7、心理障碍: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由此加重病情。

8、其它:感染、自主神经调节障碍、异位骨化、呼吸困难等。

03

治疗时机

脊髓损伤后开始康复治疗的时机越早越好。一般骨折固定术后或者脊柱外伤后7-10天,非外伤性脊髓损伤(脊髓炎等)病情稳定(一般在10天左右),就可以进入康复医学科进行治疗。至于床边的早期治疗应该更早进行。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地避免合并症,例如压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态。

04

康复治疗潜力

脊髓损伤的患者有强大的恢复潜力。一般来说,早期恢复的过程在数天到6个月内完成。其后的2年左右患者也可以有进一步恢复的机会。

一般来说,出现远端肢体的早期活动,例如:脚趾的主动活动,往往预示良好的恢复潜力。要注意痉挛的运动对预后没有价值。瘫痪部位有感觉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会较大。感觉正常的部位,运动能力恢复的可能性超过50%。积极参加功能锻炼是最强大的恢复因素。每个患者都要为1%的希望而做出%的努力。即使病史很长,但是只要没有经过康复训练,就一定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发挥,这就是康复治疗的价值。

05

损伤后的康复重点

1、早期的功能干预。

治疗必须必须要尽早,早期的功能干预能够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脊髓损伤后的患者应当及时的接受康复治疗。除此之外,早期的功能干预还能有效地防治并发症的发生。通过让患者进行一些主动活动,能够有效的防止患者因为长期卧床导致的废用性萎缩,同时也能够给患者一种参与训练的感觉,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治疗。

2、预防肌肉萎缩的训练。

脊髓损伤的病人可运用工作肌群完成平时不能做的活动代偿丧失功能的肌群,如颈损伤的患者可用肩外展和外旋通过重力来使肘伸展。

选择性牵拉特定肌群对脊髓损伤病人完成功能性作业是重要的,如牵拉绳肌,使仰卧位与直腿抬高接近°,有利于进行转移性活动和穿袜裤鞋及膝踝足活动。牵拉胸前肌使肩关节充分后伸,有利于床上运动转移和轮椅上的作业。除此之外,每日还要定时进行肌肉按摩和牵拉,再配以针灸理疗。制定肌力训练计划,每日按计划训练,并每日评估肌力进展情况。

3、手功能训练。

四肢瘫病人大部分时间应训练手功能。运用指屈肌缩短来发展功能性的肌键固定术抓握,提供给病人健身球或让病人主动抓握笔来训练病人抓握和手指屈曲灵活性,对于不能主动伸腕的病人可用夹板来保持该关节活动度,或被动帮助病人伸腕关节。

05

注意事项

大多数脊髓损伤病人是四肢瘫或截瘫,长期卧床易发生许多并发症。因此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是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

1、褥疮的预防。

卧床病人因为截瘫部位无感觉,体位又不能随意翻动,皮肤及皮下组织长期受压易发生褥疮。因此,应坚持为病人2h翻身一次,颈髓损伤病人翻身时要保持头颈躯干成一直线并固定好颈部,使用气垫床,保持床铺平整干燥,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燥。擦浴后在骨隆突处涂以滑石粉,并按摩受压部位。

2、肺部感染的预防。

脊髓损伤病人因疼痛不敢深呼吸,平卧位也不利于呼吸。因此肺及气管内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发生肺炎。特别是颈髓损伤病人,肋间肌及腹肌均麻痹,只剩膈肌作用。因此肺的膨胀不全,更易发生肺炎。因此要帮助病人定时翻身拍背排痰,鼓励病人多饮水,痰液粘稠者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利用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3、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脊髓损伤病人伤后多有排尿机能的暂时性或长期性的改变,因此大部分病人要留置导尿,加上病人长期卧床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因此要帮助病人保持尿道口清洁,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用洗必泰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并更换尿袋,保持尿管引流通畅。

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dwdxd.com/jshl/11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